...阳火有天壤之殊,故治病非难,识病惟难耳。能于虚实寒热之间,辨得明,识得透,而投药未有不获济于反掌者。)是在明睿之士。知所区别,乃随所投而无误耳。(阴寒之证,误投阳火之药,则致顽痰塞满口鼻,声如曳锯,呼吸闭绝而死。阳火之证,误投阴寒之药,则致...
...,各具特色,“人讥其偏,我服其专。”而不要求全责备,以偏赅全,学者要善于取精用宏,博采众长,“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何偏之有?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医杂著》),诸家各有其长,各司其属,为诸多医人所...
...皮肉肥厚之处。《素问·长刺节论》:“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高士宗注:“(骨盾)、腯同,音突,肥厚也。”又据新校正云,“(骨盾)”当是“(骨舌)”字之误。(骨舌),骨端也。...
...新编上) 右一戒法经。录中编为失译。今亲见其本。虽未知出处是抄不疑。乃取五分戒序置之于初后方是戒。此是人集非翻译出也。法经录中更有十经云众律抄。既不陈所出故不存之。诸代录中或有载者此中故阙。 大乘论别生七部一十一卷。 大乘优波提舍论五卷(...
...病在下者上取之”(《灵枢·终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而确定的治疗原则。总之,中医治疗学强调治病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从整体出发,全面了解和分析病情,不但要注重病变的局部情况、病变所在脏腑的病理变化,而且更要注重病变脏腑与其他脏腑...
...四季青静滴引起药物特异性反应一例. 江苏医学,1976,(2):59. 4.沈德铭. 四季青静滴引起黄疸的观察. 药学通报 1981,(2):22. 5.何建成. 内服四季青片引起过敏一例. 四川中医,1987:(5):48. 6.杨向东. ...
...缩.而动不止. 由血虚不能荣筋. 而燥 气乘之. 宜滋肝肾. 灌输筋脉.使水旺火熄则 风木自平. (大秦艽汤. 或十补汤加减) 编号8〔猝倒无知〕----6页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中风(真中风类中 风)〕 名词解释 凡类中病出于脏...
...恶性淋巴瘤分为何杰金氏病(淋巴网状组织恶性肿瘤)及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两类。为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包括淋巴肉瘤及网织细胞肉瘤。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多于女,本节介绍何杰金氏病淋巴瘤。我国医学称为“失荣”、“阴疽”、“恶核”、“痰核”、“上石疽...
...(蝼(音娄)蛄(音姑)_(图))味咸,寒,无毒。主产难,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一名蟪蛄,一名天蝼,一名 (音斛)。生东城平泽,夜出者良,夏至取,曝干。陶隐居云∶以自出者,其自腰以前甚涩,主止大小便。从腰以后甚利,主下...
...机辨识、辨证论治、辨象论治、辨质论治、辨病论治。匡氏指出:“我对《周易》‘象论’及《内经》藏象学说有所领悟,认为中医诊疗学的根本特色是辨象论治。面象、舌象、脉象、神色形态……都是象。‘司外揣内’的‘外’就是‘外象’。“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