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为一种良性的粘膜肿胀,可分为4种组织学类型。最常见的类型是水肿型(嗜酸粒细胞型或所谓的变态反应型)鼻息肉,约占总数的85%~90%。水肿型鼻息肉的形态学特点包括组织水肿,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大量白细胞,特别是嗜酸粒细胞浸润...
...镰状细胞肾病 镰状红细胞病所致的肾损害称为镰状细胞性肾病(sickle cell nephropathy)。镰状红细胞病是由异常血红蛋白所引起的一种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以溶血性贫血为最多见,伴有低比重性多尿,...
...发生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结外,如脾脏、胃肠道、骨髓、扁桃体和皮肤等。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稍多见。系统性FCCL约4%继发CML。FCCL中小裂细胞性多见,NCI 392例中有259例(68.2%)。上海市淋巴瘤协作组115例中有55例(...
...症为隐型丝虫病所致,特点是感染丝虫后,血液中很难查到微丝蚴。 寄生虫幼虫移行至肺时,引起肺部的损伤和局部的出血,在肺间质、肺泡壁及终末支气管壁有炎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时也能在虫体周围形成肉芽肿。X线胸片常见肺纹理增多或弥漫性网状斑块...
...远期可并发肺心病。末梢血嗜酸细胞可见增高。 X线表现,两肺有对称性磨玻璃模糊阴影,在肺底部最显著。亦有呈三角形模糊阴影,从肺门向两侧肺底伸展,有时并发自发性气胸或胸水。 病肺肉眼观呈灰黄色、坚实、无气。镜检,最显著的特征是肺泡腔内有大量脱屑...
...皮肤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面部肉芽肿,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面部肉芽肿(Granuloma faciale)1945年由Nigley首先报告。亦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面部肉芽肿。...
...类似于本病的组织破坏和炎症反应。电镜还显示,细胞内含有完整的或退化的胶原纤维,但为非特异性改变。因而有人认为本病可能在某些未知因子的作用下,诱导单核细胞或巨细胞,滑膜中滑膜细胞(A型、B型)衍变为组织增生细胞。形成肉芽肿改变。 病理:本病具有...
...腔注射异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等。 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性脑炎、梅毒性脑膜脑炎、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寄生虫病等。此时常出现混合性细胞反应(包括浆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数常达1×10^9/L。也见于...
...细胞增生,细胞分化成熟,无明显异型性。其间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多数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形态与炎性肉芽肿相似,故称之为嗜酸性肉芽肿。以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并出现大量吞噬脂类的泡沫细胞。最后...
...(一)治疗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资描述。 (二)预后 FCCL的大细胞性虽属中等恶性,一般为低度恶性。小裂细胞性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为70%。混合细胞性和大细胞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45%。中心细胞性淋巴瘤(centrocytic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