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赤帝门,(附心包络。在颧脸。)肝为青龙门,(附胆。在眼两眶并左太阳。)脾为黄央门,(附胃。在两腮及两颐。)肺为肃白门,(在额并右太阳。)肾为元武门,(在交骨耳垂。)两颧为心枢,两眼眶为肝枢,两腮颐为脾枢,喉突为肺枢,两耳垂为肾枢。...
...《医宗金鉴》乳证门汇方1。消毒饮青皮 白芷 当归 柴胡 淅贝母 僵蚕 花粉 金银花 甘草节各等分,上锉,水煎服。2。栝蒌散栝蒌 乳香 没药 当归 甘草各等分,上为末。酒煎服。加皂角刺,名立效散。3。十六味流气饮当归 白芍 人参 黄耆各二钱...
...互换。得微汗为效。倦则止之。来日再熨如前。此法大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消肿解毒之捷法也。小柴胡汤(方祖) 升麻汤(方祖) 猪胆汁导(燥门) 蜜煎导(燥门) 四物汤(方祖)除湿汤(平胃散下) 导赤散(伤暑门) 葱白香豉汤(伤寒门) 万灵丹(疠风...
...服药,结靥后咳嗽者,乃卫气虚弱,腠理开张,或因风寒者,均宜人参清膈散治之,因余热者,宜加味二陈汤治之。(杏苏饮)方见喘证。(人参清膈散)人参黄耆生茯苓白术土炒黄芩当归白芍微炒知母生桔梗甘草生柴胡滑石飞紫苑地骨皮桑皮炒引用生姜水煎服。(方歌)清...
...病证名。指痰饮病以气喘为主证。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所论之“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咳逆、倚息、不得卧”、“支饮不得息”等论,均突出了喘逆症候。《症因脉治·喘证论》:“痰饮喘逆之因,饮水...
...中药处方(一) 【辨证】实热喘证。 【治法】清热写肺,祛痰定喘。 【方名】麻杏陷胸汤。 【组成】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5克,半夏6克,蒌仁6克,鲜茅根12克,胆星3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急性支气管炎 (一) 【辨证】实热喘证。 【治法】清热写肺,祛痰定喘。 【方名】麻杏陷胸汤。 【组成】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5克,半夏6克,蒌仁6克,鲜茅根12克,胆星3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
...服药,结靥后咳嗽者,乃卫气虚弱,腠理开张,或因风寒者,均宜人参清膈散治之,因余热者,宜加味二陈汤治之。(杏苏饮)方见喘证。(人参清膈散)人参黄耆生茯苓白术土炒黄芩当归白芍微炒知母生桔梗甘草生柴胡滑石飞紫苑地骨皮桑皮炒引用生姜水煎服。(方歌)清...
...小叶杜鹃酒主治慢性气管炎,哮喘。 哮以突然发作,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特征;喘以气息迫促为主要表现。哮必兼喘,故哮病又称为哮喘。喘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病程中,当其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即称作喘证。哮喘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一般在发作期...
...风散(咳嗽门) 凉膈散(方祖) 升麻汤(方祖) 犀角升麻汤(中风门) 升麻胃风汤(中风门)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桂苓五味甘草汤(咳嗽门) 当归龙会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地黄饮子(中风门)附子理中汤(理中汤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