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
...匹克病性痴呆,匹克氏病性痴呆 由于Pick在1892年首次报告本病,故被称为皮克病(Pick's disease)。病理改变主要是脑皮质的萎缩,或额叶、颞叶局限性改变,也可属皮质下痴呆。本病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智能障碍,呈慢性病程。其病理...
...排斥反应,每日50~75mg口服。 (4)环孢霉素A 80年代初,由于环孢素A的问世,使肾移植的存活率出现了划时代的进展。由于环孢霉素A免疫抑制作用强且副作用比强的松、硫唑嘌岭少,因此已成为肾移植术后首选的抗排异药物。美国Kahan教授提出...
...特异性更强。(三)森林脑炎(forest encephalitis) 血清试验取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如抗体效价增加4倍以上,则有诊断价值。(四)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一)发病原因 亨廷顿病性痴呆的分子遗传学进展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神经科学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也是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临床医学的里程碑。亨廷顿病性痴呆为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呈完全外显性。 1983年Gusella等从1个用噬菌体载体...
...根据本病的病理变化,同时具有炎性和退行性改变的特征、病变损害的范围,以及进行性病程,其临床表现是复杂而多样的。 1.精神症状 一般情况下,精神障碍最先引起人们的注意。核心症状是进行性痴呆。一般起病隐袭,初期常表现类神经衰弱而不易被发现,可...
...酒与咖啡同饮,会加重酒精对人体的损害。这是因为,酒精能损害人体的一切细胞。饮酒之后,酒精很快被消化系统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影响胃肠、心脏、肝、肾、大脑和内分泌等器官的功能,使人体内物质代谢发生紊乱,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大脑,因为它能...
...(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导致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因素主要有以下5种: 1.脑动脉闭塞导致多发性梗死和脑组织容积减少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反复多次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闭塞,使大脑半球出现多发性的较大的梗死病灶,或出现额叶和颞叶的...
...平均发病年龄56岁,比文献报道的发病年龄早。 病人外貌苍老、皮肤干燥多皱、色素沉着、发白齿脱、肌肉萎缩。可能表现得过分整洁、有条理、遵守纪律,也可能邋遢不拘小节,表情欣快或暴怒或呆板,行为动作幼稚愚蠢。当伴有记忆减退时,这些外观特征可能表明为...
...很多人表示,早上不喝一杯咖啡,感觉大脑就无法正常工作。然而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宣称,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可能是一种错觉。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测试了379名志愿者,禁止他们咖啡因摄入16小时之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