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汤,治历节风之善方也。而气体虚者用之,仍有不效之时,以其不胜麻黄、防风之发也。今取《金匮》治风痹之黄 五物汤,加白术以健脾补气,而即以逐痹(《神农本草经》逐寒湿痹)。当归以生其血,血活自能散风(方书谓血活风自去)。秦艽为散风之润药,性甚...
...《神农本草经》伏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御览》作疝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御览》作茯神,案元本云:其有抱根者,名茯神,作黑字)生山谷。《吴普》曰:茯苓通神,...
...《神农本草经》涅石(旧作矾石,据郭璞注,《山海经》,引作涅石)味酸寒。主寒热泄利,白沃阴蚀,恶创,目痛,坚筋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一名羽涅,生山谷。《吴普》曰:矾石一名羽涅,一名羽泽,神农岐伯酸,扁鹊咸,雷公酸,无毒,生河西,或...
...《神农本草经》鞠华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一名节华,生川泽及田野。《吴普》曰:菊华一名白华(初学记),一名女华,一名女茎。《名医》曰:一名日精,一名女节,一名女华,一名女茎,...
...,人们的药物知识不断丰富。 同时,临证医学的迅速发展,也相应地要求药物学同步发展。《神农本草经》一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对战国至东汉时期的...
...发髲味苦温。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痓,仍自还神化。案《说文》云:发,根也。髲鬄也。鬄髲也。或作髢。《毛诗》云:不屑髢。《笺》云:髢髲也。仪礼云:主妇被锡。注云:被锡,读为髲鬄。古者或剔贱者刑者之发,以被妇人之为饰,因...
...人体部位名。出《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又名胞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是女子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属奇恒之府。位于带脉之下,小腹之中,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下端伸入阴道。在脏腑和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下,完成其生理功能。...
...动态 释名亦名铁液、铁屑、铁蛾。打铁时,火花散飞,细微如屑,飞动如蛾。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小儿丹毒。用铁落研细,调猪油涂搽。善怒发狂,惊邪癫 。用铁落煎水服。 附方《神农本草经》还载:铁落可治恶疮疥疡。但用法不详。 ...
...《神农本草经》括楼根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一名地楼。生川谷,及山阴。《吴普》曰:括楼,一名泽巨,一名泽姑(《御览》)。《名医》曰:一名果裸,一名天瓜,一名泽姑,实名黄瓜,二月八月,采根,暴干,三十日成,生宏农...
...五味子∶性温,五味俱备,酸、咸居多。其酸也能敛肺,故《神农本草经》谓主咳逆上气;其咸也能滋肾,故《神农本草经》谓其强阴益男子精。其酸收之力,又能固摄下焦气化,治五更泄泻、梦遗失精,及消渴小便频数,或饮一溲一,或饮一溲二。其至酸之味,又善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