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汤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阳明(胃经),《金匮》曰见肝病,当先实脾。故此方,惟少用桂枝、川芎以舒肝气,其余诸药,无非升脾降胃,培养中土,俾中宫气化敦浓,以听肝气自理。实窃师《内经》求阳明,与《金匮》当先实脾奥旨耳。按∶见肝病,当先实脾二句,从来...

http://qihuangzhishu.com/513/166.htm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简介_《伤寒杂病》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书。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

http://qihuangzhishu.com/103/1.htm

摒弃五难长寿不难_【中医宝典】

..., 对疲惫的心脏,脆硬的血管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很容易诱发脑溢血或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使人在盛怒之余离开人间。 经常发怒有损健康,大喜过度亦可为害。《儒林外史》脍炙人口的故事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典型。现实生活中,因过度兴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680.html

医家相轻与相亲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提到历史上医家之间的关系,许多人会联想起扫叶庄踏雪斋的故事,说是叶天士与薛生白常互生龃龉,各在自己书斋的取名上做文章,影射攻击对方,似乎不扫、不踏,不足以解恨。上百年来人们把它作为笑谈传闻。叶、薛二位均是温病学医家,从二位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2-10.html

袁序_《研经言》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莫枚士《研经言》一书,余从丹徒杨霁青先生抄得者也。全书四卷,凡一百五十余篇,多释经辨误作,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陆九芝、陆心源二家序中已详言之。余讽诵再四,觉此公学养却优,不独其疏证经义,独具卓识,即其评论近世名医,如谓叶天士《临证指南...

http://qihuangzhishu.com/769/2.htm

第三种人》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_【鲁迅全集】

...第三种人 这三年来,关于文艺上的论争是沉寂的,除了在指挥刀的保护之下,挂着左翼的招牌,在马克斯主义里发见了文艺自由,列宁主义里找到了杀尽共匪说的客〔2〕的理论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开口,然而,倘是为文艺而文艺的文艺,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76.html

《再文人相轻》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_【鲁迅全集】

...再文人相轻 今年的所谓文人相轻,不但是混淆黑白的口号,掩护着文坛的昏暗,也在给有一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的。 真的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能有多少呢!我们在近凡年所遇见的,有的是以其所短,轻人所短。例如白话文中,有些是该屈...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13.html

预防秋季抑郁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在四季的精神调摄中,《黄帝内经》对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着墨尤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季节均是阴阳气转换的时节,容易使人出现情绪低落、忧郁、惆怅,最易出现抑郁症。 中国古人佳人伤春,才子悲秋,就是对这一现象很好的写照。 古代文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87.html

选用药膳的原则_【中医宝典】

...必要保养。中医认为过度劳体则伤气损肺,长此以往则少气力衰,脏腑功能衰败,加速衰老;而过度劳心则阴血内耗,出现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气血不足,久而久之出现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各种疾病。而中年人的身体状况本身不如青年时期,所以中医很注重中年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2.html

阳消阴长之际养身心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秋风萧瑟、落叶满阶,寒蝉衰鸣等景象,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消极情绪、灰色心理,怪不得古人碰上下雨都要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 在这个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秋季中医保健的要点就是要保养内守阴气,而保养措施则从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多方面着手。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973.html

共找到557,8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