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药品化义》十三卷,并附撰《本草谕》、《君臣佐使论》、《有真伪论》、《论》,刊于卷首;另著有《痘疹全书》、《医学口诀》两书,今未见。文学著作有《南吴旧话录》、《论鹇亭集》等。 六、尤怡 尤怡(?~1749),字在泾(一作在京),又字饮鹤,...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序_《古今医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夫鉴以照物,妍媸见焉,其形可执也。医,意也,宜不执于形。而谓之医鉴者何?以意为医,而以其精蕴形之记载,俾观者因形会意,诸所疾症脉方,于焉悉达,亦如鉴之照物,妍媸毕见焉。古谓医为鉴也。鉴,一也,医犹夫鉴,亦一也。而谓之《古今医鉴》者何?鉴有...

http://qihuangzhishu.com/613/4.htm

医家相轻与相亲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提到历史上医家之间的关系,许多人会联想起“扫叶庄”与“踏雪斋”的故事,说是叶天士与薛生白常互生龃龉,各在自己书斋的取名上做文章,影射攻击对方,似乎不扫、不踏,不足以解恨。上百年来人们把它作为笑谈传闻。叶、薛二位均是温病学医家,从二位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2-10.html

急性腹泻民间土法的简便运用_【中医宝典】

...运用阴阳五行治病,方法多的不能胜举。可用乌梅,赤石脂等一类收涩太快的,初服病虽小效,有些病人,会留下病根,变成慢性的病或他病。如有宿食在内引起的一类肠道病,化食与淡渗之同用,治愈后大多不会留下毛病。 民间之法治病:这法从人类开始在这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152.html

名家治鼻鼽经验方_鼻病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通利鼻窍,炙甘草补中和,共成温肺补肾,利湿通窍之效。 加减运用:伴鼻息肉者,可选加车前子、泽泻、海藻、浙贝母、瓜蒌仁、海浮石、法半夏以利湿,祛痰散结。鼻塞较甚者,可选加细辛、桂枝以温通鼻窍。喷嚏特多者,可选加地龙、蝉蜕、蛇蜕以止痉镇嚏。...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605.html

脆的解释_脆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新鲜脆嫩 fresh and brittle 这里出产的甜瓜脆,带有奶香...

http://hanwen360.com/c/55081.html

内科杂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内科杂病治疗上的百花齐放热证治验与辨证论治刘完素以火热立论,故在临证上重视辛凉解表、表里双解、急下存津、清热解毒等治则,在具体运用时,从表里两个方面,提出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尤其对使用寒凉有其独到的经验。这对当时南方和剂局方盛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2.htm

河北医学史上的名家_【中医宝典】

...□ 靳冬 天津中医药大学 摘要:河北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的文化特征之一是变革创新,这一特点透到医学发展中,使得河北医家在继承前人己有成就的基础上对中医学多有所创见。河北历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进行融合、创新,从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627.html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浅析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一语,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同为历代医家运用汗法治外感热病之理论根据。然于《内经》原文,诸家意见不尽一致,略析如下:其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一语,今在“因于暑、...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8.htm

共找到154,6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