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语种的标点符号,到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最后定型。 标点符号的形状远比文字简单,而数量又远比文字为少,何以文字很早就能创造出来,而系统的标点符号却姗姗来迟,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这倒是值得文明史研究家思索的问题。 叹号是14世纪下半期...
...1999年12月3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于新亚书院举办了一个题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杨教授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阐述中国文化的特征。杨教授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传统...
...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的气功锻炼活动风靡于世界的东方,而且正向全球荡漾,它那巨大的生命力冲击了各个科学领域。医疗气功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的保健和医疗手段,外气疗法则是气功中的一枝奇葩。气功外气治疗疾病的奇特效果,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气功...
...,都为美白,投资买了许多瓶瓶罐罐,却还是敌不过暗沉、蜡黄的气色!这时候就该反思生活型态是不是不够健康,转向五脏六腑精气的调理吧。不同于西医讲求直接淡化黑色素,中医更讲求调气、排毒,所谓中医美白,肤质的透明、亮泽度,比认真选粉底色号深浅更重要...
...在学术上倡导中西医结合。早在20世纪30年代,施老就将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用于临床,并明确指出:“吾以为中医之改进方法,含借用西医学之生理、病理以相互佐证,实无别途”。他认为中西医病名应该统一,并率先引用西医病名书写脉案,从1940年出版...
...他们确实有推进中国现代化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的意图在里面。但是问题是,时间已经到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医还能妨碍西医的发展吗?无可否认,当时中国的西医不多,据说整个国家才不过6000余,而且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当时的卫生部长薛笃弼也...
...100余味与苗药同名同义,说明《本经》与苗药的密切关系。 从原始社会到清朝初期,湘西苗族境内唯苗医苗药盛行于世。至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之后,才开始传入少量中医中药。民国时期西医也开始传入,至20世纪50年代西医才得到普及。据史料记载,“中医...
...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抽烟喝酒、睡眠不足、室内污染、情绪紧张、忽视健康等行为)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最近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约为200万人,死于...
...leaf-like thing] 万里风波一叶舟。——李商隐《无题》 又如:百叶窗;一叶扁舟;肺叶 历史时期的分段 [part of a historical period]。如:唐朝末叶;20世纪中叶 世,代 [generation] 勋载二叶。——汉《...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正是因于有连盈充栋的古文献和新发见,合之乾嘉以降的古今研究方法,马继兴先生的《中医文献学》于1990年应时而出版,这是奠鼎中医文献学科的开山之作,是20世纪中医学成就之一。 文献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