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先生生平业医45年,在中医临床、教学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贡献。除医事外,先生对文学、史学亦有深邃的研究,特别是对《史记》和《汉书》,曾欲撰写专著,因不幸早逝,未能如愿。生平素喜吟泳,曾将建国前后所撰诗数百首,分别编为《愚盦诗草...
...(1844-1926年)清末民国间医家。字耕霞,江苏江阴人。初习举子业,好诗文,攻经史,后从名医王旭高学医。后在苏州药店学徒,后移居常熟悬壶,医术精进,医德高尚。尝辑《新编汤头歌诀》,另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论》等,另整理《王旭高...
...地区的民族医学研究所也设立医史研究部门,如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延边朝医研究所、新疆维医研究室等,这表明一支民族医史专业队伍已经形成,这又是我国民族医史研究进入新阶段的另一个标志。 从这一阶段在《中华医史杂志》及其它中医药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族...
...马宝玉回医骨伤医院、吴忠马莲台回医骨伤医院也先后成立。 困境:回医研究身患多种疾病 “汤瓶八诊”是典型的回族医学诊疗手段。今年11月中下旬,卡塔尔皇家医师慕名来到宁夏,向中华汤瓶文化研究院院长杨华祥请教 “汤瓶八诊”;纪录片 《印象宁夏》在...
...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博士所著的《中医基础理论时就应该有《易经》的内容,很可惜没有。后来也没有开设专门的易经课,只在一门选修课《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简单介绍一下。讲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临床课时,都只讲脏腑辨证,哪跟《易经》沾边呢?与临床相关...
...两天的《循环世界》里,看见徐丹甫先生的一篇《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各人各有他的眼光,心思,手段。他耍他的,我不想来多嘴。但其中有关于我的三点,我自己比较的清楚些,可以请为更正,即: “一,我从来没有做过《晨报副刊》的‘特约撰述员’。 “二...
...因而著成《温病条辨》,前后化了六年时间,提出“三焦辨证”理论,故为温病学派之圭臬。此后吴氏以医为业,孜孜汲汲四十余年,屡起沉症。晚年著《医医病书》(1831)二卷,针砭时医弊端,阐论医德,亦为世人所重。其医案得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
...》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后汉书》的版本流传,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在唐代,刘昭所注《后汉志》三十卷与李贤所注《范书》是单独别行的,直到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后汉书》初刻本及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的校定本,都还没有收入...
...和内伤杂病的证治大法,也为世人所重视。他的医案由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一名《吴氏医案》)5卷(一作4卷),总结了他毕生的临床经验,记载了暑温、伏暑、胃痛、呕吐等五十多种温病和杂病的病案,也是医家喜读之书。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吴...
...马宝玉回医骨伤医院、吴忠马莲台回医骨伤医院也先后成立。 困境:回医研究身患多种疾病 “汤瓶八诊”是典型的回族医学诊疗手段。今年11月中下旬,卡塔尔皇家医师慕名来到宁夏,向中华汤瓶文化研究院院长杨华祥请教 “汤瓶八诊”;纪录片 《印象宁夏》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