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必读·积聚》)和“正气虚则成岩”(《外证医编》)之意,认为肿瘤之形成,本身就是由于机体功能虚弱,不能抵御外邪,致邪气内侵,造成人体气血阴阳失调所致。即所谓的由虚致实,由实致虚。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病人都不是单纯地表现实证与虚证,而是...
...普济本事方》柏子仁丸 《汤头歌诀》柏子仁丸 《汤头歌诀》柏子仁丸 《医方论》柏子仁丸 《医方论》柏子仁丸 《妇人大全良方》柏子仁丸 《御药院方》柏子仁丸 《医宗必读》柏子仁丸 《普济方》柏子仁丸 《医方类聚》柏子仁丸 《圣惠》柏子仁丸 《女科...
...明代医家。字自昭。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后迁居嘉定(今属上海)。长于医理,崇祯(1628-1643)年间任太医院院判,撰《医宗指要》,已佚。...
...明代医家。字逊邈撰,福建宁化人,生平未详,于诊察病情有所研究,着成《神验医宗舌镜》二卷,又作《舌镜》,有刻本及抄本刊行。...
...医案著作。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本书仅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证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篇》中。...
...清代医家。字厚堂,一字仲讷。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深通医理,并擅脉诊。着《医宗宝笈》一卷(约1861年),于医经医理阐述皆甚简明;颇有益于后学。...
...清代医家。字修如,北京人,尝任太医院掌印御医,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其所著有《难经笔记》、《医宗简要》。另有《太医院志》一卷。均有刊本行世。...
...清代医家。字沄谷。湖南湘潭人。着有《伤寒扩论》四卷、《医宗约径》、《医学破愚》各一卷,及《附子辨》、《疾脉论》等文,多有新见。...
...清代医家。字振公。吴县(今属江苏)人。着有《医家宗源》、《幼科必读》等书,均佚。...
...清代医家。字思则。河南洛阳人。因病弃儒从医,精究医理,施治多效。凡临证所得,皆记录于册,后汇成《医宗释疑》一书,凡十二卷(1895年),此书辨析医理及诸症论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