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之最古者《内经》,则医之祖乃岐黄也。然《本草》起于神农,则又在黄帝这前矣。可知医之起,起于药也。至黄帝则讲夫经络脏腑之原,内伤外感之异,与夫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神明夫用药之理。医学从此大备。然其书讲人身脏腑之形,七情六淫之感,与...
...,全国各地对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傣医学、朝医学、彝医学的文献作了大量整理、汉译和编著,对瑶医学、苗医学、土家族医学、彝医学、回医学、侗医学、仡佬族医学、布依族医学、畲族医学、羌族医学都编写、出版了民族医药专著,形成了一个世界上罕见的...
...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繁荣,为医学的总结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祖国医学在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总结编纂整理的趋势。历史上空前巨大的综合性医经方书相集大成的医方著作多出现在这一时期,文献整理...
...1993.丁桂凤,等编译. 医学免疫学纲要.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学联合出版社,1992.AbbasAk,et al.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Philadelphia W.B.Saunders...
...疾病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以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同时,通过医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生理学理论是否正确,并不断以新的内容和新的问题丰富生理学理论和推动生理学研究。因此,生理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
...医学的要求,也才是符合真正的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二、再谈中药现代化 有些人认为,中西药结合就是中药现代化。这种认识也值得深入分析。 当前中西药结合也和上述中西医结合一样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西体中用的形式,即在西药学理论体系主导下,局限于...
...足够的重视。损伤的含意相当广泛。根据历代文献的记载,祖国医学对于损伤性疾病早有认识,并且有了合理的分类方法。如唐代《外台秘要》称“此病(损伤)有两种,一者外损,一者内伤。”这则论述十分明确,后世大多遵循此法,将损伤分为内伤与外伤两大类。一、...
...毕业,并获得文凭者,皆可参加考试。考试分为一、二、三、四等。报考医科的第二试为基础医学,第三试为临床医学。报考药科的第二试为物理、化学、调剂学、生药学、制药学等科目,第三试则为各科的实际操作。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新学制(即《壬戍...
...(1899-1957年)近现代针灸学家。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世业医。少随父乃盈学针灸及儿科。后又从师同邑瞿简庄。通内、外各科,尤以针灸见长。鉴于当时针灸学后继乏人,乃于1930年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设通函研究科,广征社员,予以指导。...
...□ 李经纬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在众多现代编纂的中医药文献中,中国中医科学院曹洪欣教授总主编的《温病大成》令人耳目一新。该书编纂者匠心独具、创意新颖,出色地将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与相关知识的深度发掘紧密结合起来,为今后继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