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好看的中医公案——《无知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读后_【中医宝典】

...□ 孙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生存还是毁灭,曾经是中医界面临的尴尬。几千年来,中医一直是中国的主流医学,所以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得看看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效霞所著的《无知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一书。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585.html

壮族医药的初步形成发展(唐宋~民国)_【中医宝典】

...唐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明清时期中医壮医的互相渗透,使壮医迅速发展,壮医理论开始萌芽,壮药使用的品种范围更加扩大,用药经验日趋丰富,诊疗技术进一步提高,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5.html

中医药事业发展 困境希望并存_中药视野_【中医宝典】

...,在秉承原有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传统理念的基础上,这家老字号企业选择了资源整合,开始认真审视现代化的技术和经营模式。它先后整合了济南三家制药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股份制度,依托济南中药研究院的科研优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22.html

医士的解释_医士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医生 doctor 受过中等医学教育或具有同等能力、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负医疗责任的医务工作者 prectitioner with secondary madical school education...

http://hanwen360.com/c/238272.html

陈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南宋医家。字无择,浙江青田人。行编集《依源指治》之稿,述疾病之病因病理,唯未能梓行。对疾病之病因有深入研究,尝谓“医事之要,无出三因;辨因之初,无逾脉息”,后撰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系于《金匮要略》三因论基础上之发展,...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15.htm

《汉书》《史记》_史书_【文学360】

...。平准只是讲“货”,此又加上了“食”,国家经济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食”“货”。这一篇志,便成这一代的经济史。后来每一部正史可以都有一篇《食货志》,但不一定都有一项平准制度。又如太史公有《河渠书》,因汉武帝时及其以前黄河决口,汉朝屡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49.html

太医署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唐代一种医疗保健机构。这个机构内分设医学各科,除作为医疗保健外,也有兼管医学教育的。宋代把这种机构改称“太医局”,明、清则改为“太医院”。...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56.htm

太医署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唐代一种医疗保健机构。这个机构内分设医学各科,除作为医疗保健外,也有兼管医学教育的。宋代把这种机构改称“太医局”,明、清则改为“太医院”。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aiyishu-1989.html

老年学医学老年学_《老年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老年学由老年医学(或医学老年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及老年社会学四大分支学科构成,老年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不只研究老年病,而且涉及人类衰老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因此用“医学老年学”更为合适。(一)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982/5.htm

社会环境养生_环境养生_【中医宝典】

...它的法律、组织、制度、风俗、习惯等的内在关系;社会病理学--研究健康和疾病的社会问题;社会卫生学--研究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措施;社会治疗学--制订治疗措施和其他手段对付社会可能遇到的不良因素。同年,德国人诺尔曼指出:“医学科学的核心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263.html

共找到262,1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