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白芍.虽消症顿瘥.饮食如常.其大便又至滑泄.再延予治.令其恪服归脾汤.加桂附骨脂吴萸.至十剂泄止.始大安则消亦有寒者余稽百氏方书.咸言三消悉属火病.治须凉剂.至内经气厥论曰心移寒于肺.饮一溲二.死不治.可见少饮多溺.及老人阳虚夜溺无度....
...为中消者。又不可限以风土。急须导火壮水。除陈气等法。若大江以南。木气始生之界。患消瘅者。从无沉石之脉。即有滑数。按之必濡。多有尺内见弦。及气口命门大数。或两寸浮滑者。以东南水土孱薄。虚阳属动。肾水易亏。当确遵金匮东垣养葵。犹恐不及。况可效用...
...目录 《寿世保元》人参复脉汤 《目经大成》人参复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寿世保元》:人参复脉汤【处方】人参6克 白术4.5克(去芦)麦门冬(去心)6克 白茯苓(去皮)9克 五味子1.2克 陈皮6克 半夏(姜炒)6克 竹茹12克 ...
...、生葱、羊肉、饧。【各家论述】1.《沈注金匮要略》:此有表证腹满也。发热十日之久,脉尚浮数,当责风邪在表。然风气内通于肝,肝盛乘胃,故表见发热,而内作腹满;风能消谷,即能食而为中风,所以饮食如故。用小承气荡涤肠胃之热,桂、甘、姜、枣调和营卫...
...。脉之虚软在湿,而湿滞而不动,保无热挟湿至,而脉因痰因湿而始软乎。(有力多因寒气热气内鼓,但今人仅知热气内结为实,而不知有寒气内结为实也。无力多因寒湿热湿内软,但今人仅知寒湿为痰为虚,而不知热湿为痰为实也。凡此当以望闻问数字并参。)...
...肝者,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是其经也,王于春。春乃万物之始生,其气嫩而软,虚而宽,故其脉弦软,不可发汗;弱则不可下。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虚而弦,是谓太过。病在外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实而微,是谓不及。病在内不及,则令人胸痛,引两胁...
...目录 《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减复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温病条辨》卷三:加减复脉汤【处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不去心)15克 阿胶9克 麻仁9克【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治温热病后...
....腐则为脓.故知热聚者则作脓.热未聚者但肿.而未作脓也.皆以手掩知之.巢源云.凡痈经久不复可消者.若按之都牢硬者.未有脓也.按之半硬半软者.有脓也.又以手掩肿上不热者为无脓.若热甚者为有脓.陈氏三因方引原文云.此亦大略说也.若脉不数不热而疼...
...帝问脉其四时动之义。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心窍于舌,其脉搏坚而长,是心火之上炎也,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则心火退矣,当消环自已。消,尽也,尽一经之环周,其病自已也。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
...病证名。因心火上炎,耗伤阴血所致的痿症。《症因脉治》卷三:“心热痿软之症,四肢关节不能活动,足胫纵缓,不能收持,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面颊常赤,心烦意乱。”治宜清心、滋阴、降火,可用导赤各半汤、泻青丸、六味丸合丹溪大补阴丸等方。参见痿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