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活血祛瘀药 十一、补益药 十二、退翳障药 十三、眼科常用外用中药 第四节 针灸疗法 一、体针常用穴位 二、耳针常用穴位 第七章 眼病的护理与预防 第一节 眼病的护理 第二节 眼病的预防 第八章 胞睑疾病 第一节 针眼 第二节 胞生痰核...
...有黄棕色松香样物质。有腥臭气,味苦。以块状、黑褐色、有光泽、显油润、无杂质者佳。 【炮制】醋灵脂:将净五灵脂放锅内微炒,喷洒米醋,再炒至微干,表面稍有光泽时取出,晾干即可。如系灵脂块须砍成小块(每10斤用醋1.5斤)。 【性味】甘,温。 【...
...0.0lmol/L)相当于12.9mg的乌头碱(C34H47NO11)。本品含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少于0.20%。 【炮制】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
...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加入共制的其他物质称辅料。辅料是炮制药物的条件之一。辅料的作用,除了构成炮制的某些作用外,还有火制法中用某些辅料作中间体,使药物受热均匀;水制法中用某些辅料作防腐剂,防止药物在水漂时腐烂等作用。...
...产生。银簪烧极热,钻入其中乘热抽出,其涎引丝不断。(2)升华试验:取本品粉末少许行微量升华,升华物镜下观察,呈类圆形白色半透明体。直径0.9-9μm。(3)取龙涎香石油醚提取液浓缩至1ml,加磷钼酸数滴,试液显绿色环。 【炮制】即收集其肠中...
...车前子(盐炒)60g 当归(酒炒)60g 地黄120g 炙甘草60g【性状】为暗黄色的水丸;味苦。【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
... Huā Fěn 【别名】栝楼根(《本经》),蒌根(《雷公炮炙论》),白药(《本草图经》),瑞雪(《纲目》),天瓜粉(《重庆堂随笔》),花粉(《增订伪药条辨》),屎瓜根(《四川中药志》),栝蒌粉、蒌粉(《药材学》)。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
...清热解毒,镇心平肝。用于热病发狂,谵语,小儿惊风,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1~3钱。多入丸、散剂用。 【备注】(1)警告:捕捉动物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玳瑁 【出处...
...慢性肝炎。 【用法用量】鲜品250g,干品15~30g。 【贮藏】鲜品随用随采,干品置干燥处。 【备注】(1)对于水火烫伤,可用鲜草洗净捣汁外涂;用于痈肿初起,除煎汤内服外,同时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还可消痈退肿。垂盆草善解蛇毒,为民间治疗毒蛇...
...、《九卷》或《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记亡失”。《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步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七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