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继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儿科医家。字春沂。祖籍山东,系孟子后裔。因先世自宋南渡后,以医知名,世居吴门(今江苏苏州)。幼颖悟,先习儒,游于焦澹园之门。父垂危之际,命习医业。研习有年,医术日进,尤精儿科,以善治小儿痘疹闻名。尝任南京太医院吏目。性通脱不羁,好...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822.htm

源流犀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三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载有《脉象统类》、《诸脉主诗》。全书内容以介绍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各着源流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51.htm

源流犀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三十卷。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本书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载有《脉象统类》、《诸脉主诗》。全书内容以介绍为主,包括脏腑门、奇经入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每门分若干病证,每各着源流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39.htm

《田氏保婴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又名《保婴集》一卷。元代著述。撰人佚名,约刊于14世纪。书中记述婴儿的一些简便医疗药方和灸疗小儿惊痫、疳瘦等的治法。现有《济生拔萃》本。又见《丛书集成初编》。...

http://qihuangzhishu.com/194/362.htm

《田氏保婴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又名《保婴集》一卷。元代著述。撰人佚名,约刊于14世纪。书中记述婴儿的一些简便医疗药方和灸疗小儿惊痫、疳瘦等的治法。现有《济生拔萃》本。又见《丛书集成初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6.htm

气阴两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术语。又称气阴两伤。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也可见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症见口渴、气短等。治宜益气生津养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767.htm

盗汗_《证治准绳·》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又岁水太过,甚则土气乘之者,亦若是。注曰∶肾邪攻肺,心内微,心液为汗,故寝汗。仲景《伤寒论》中名盗汗,谓阳明病当作里实而脉浮者,必盗汗。又三阳合,目合则汗。成无己谓伤寒盗汗,非若病者之责其阳虚而已,是由邪在半表半里使然也。何者,若邪气...

http://qihuangzhishu.com/571/117.htm

儿科诊法概要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证的总纲。表里是辨别疾病位的纲领,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虚实是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邪盛衰的纲领,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总纲领。八纲辨证用于所有各类儿科病证之中诸如各种外感热病和内伤的辨证,都可以归纳于八纲范畴。治疗大法的选择,如解表...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3-3.html

第一个儿科专家钱乙_【中医宝典】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他是一位杰出的儿科大家。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89.html

《伤寒论》对方剂学的贡献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的成就是《伤寒论》的主要贡献之一。汉代是方剂学大发展的时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经方11家,274卷,但魏晋以后已亡佚。东汉末年成书的《伤寒论》,必然对秦汉以来医家遗方及同时各家的方剂进行了广泛择取。它以六经辨证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9.htm

共找到166,8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