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方》金针丸治伤寒结胸气逆,并手足冷,吐呕不定。阳起石 不灰木 阿魏(各半两) 巴豆(二十五粒,去皮心,不去油) 杏仁(二十五枚,去皮尖)上五味同为细末,用软粟米饭为丸如弹子大。每服取一丸,穿一眼子,于灯上烧,烟绝为末,以生姜米饮调,...
...目录 《伤寒大白》家秘胆星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大白》:家秘胆星丸【处方】陈胆星、青黛、海石、龙胆草、甘草。【功能主治】胆火成痰,痰火内扰不得眠。【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目录 《御药院方》藿香和中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御药院方》:藿香和中丸【处方】藿香叶1两,丁香半两,人参1两半,白术2两,白茯苓(去皮)2两,半夏(生姜制作曲)2两,陈皮1两(不去白),巴豆(去皮)2钱半(与陈皮同炒令巴豆黑色,...
...功能主治】伤寒下部生(匿虫)疮,时久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摘录】《圣惠》卷十三▼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外台》卷五引《删繁方》:藜芦丸【处方】藜芦1两,皂荚1两(去皮子),常山1两,巴豆30枚(去皮,熬),牛膝...
...少阳证则寒热似疟。大概治上,犀角地黄汤;治中,桃仁承气汤;治下,抵当汤、丸。然必证重脉数,方可抵当攻之;证轻脉微,通用犀角地黄汤,加青皮、芩、连、大黄,或小柴胡汤加桃仁、生地兼栀子、茵陈。一切血证,皆此治法不易。伤寒有用承气大下不解,反便坚...
....如天气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伤寒.若春末夏秋之间.天气暴寒.而感之为病者.此乃时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壮热脉洪者.谓之热病也.然又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中寒.中风.伤风.中湿.中暑.中 .湿毒.湿温.痰症.脚风.内伤.食积....
...目录 《中国药典》补中益气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补中益气丸【处方】炙黄芪200g 党参60g 炙甘草100g 白术(炒)60g 当归60g 升麻60g 柴胡60g 陈皮60g【性状】为棕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鹿角霜丸治膏淋。多因忧思失志,意舍不宁,浊气干清,小便淋闭,或复黄赤白黯如脂膏状,疲剧筋力,或伤寒湿,多有此证。鹿角霜 白茯苓 秋石(各等分)上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鹿角霜...
...目录 《急救选方》狗咬宽中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急救选方》:狗咬宽中丸【处方】青黛 百草霜各9克 槟榔 木香 杏仁 黑牵牛 黄连 番木鳖 黄芩 大黄 雄黄 铁粉各3克 巴豆40粒【制法】上药为细末,稀糊为丸。【功能主治】治疯狗...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拂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吐下亡阳,中气极虚,而卫泄失敛,复极汗出者,以其人表阳拂郁,离根外浮,误谓表邪,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土败胃逆,故作呕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