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的“特色”_【中医宝典】

...学说已完全[1]  有两个:半个是五行学说,但你用不来它,仅仅使你思路狭窄;半个是天人合一学说,但不久的将来,可能特不起来了。一个是辨证论治,它与中医形影相随,少了它即不能成为中医。即使你可以对病发药,那已沦为用中药的医生,而不是真正的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74.html

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医学比较_【中医宝典】

...基础,运用类比、演绎、外揣等具体的思维方法,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建立了中医学理论框架,也促进了中医方法学体系的建立。中医理论哲学观是重视整体、恒动、顺应自然的有机自然观。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4.html

相侮_五行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即反克,是事物间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例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会反过来侮金,出现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五行学说中相侮属病理变化的范围。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angwu-1841.html

太极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_【中医宝典】

...里等相应治法。在太极拳运动中则有动静、开合、刚柔、虚实等阴阳属性之不同,并有动静变化、开合鼓荡、虚实分明、刚柔相济等阴阳属性不同的人体内外运动变化。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是用来取类比象进行推演、归类人体的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病理影响的相互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1.html

中医以骨度决定脉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这是按照阴阳划分的五种人体形态,在有些篇章里则是按照五行学说划分五种人格、体态,每一种人再进一步细化为五种,就变成了二十五种体态与人格特征。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26.html

制化_五行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举木为例: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通过这种调节,使木不能过度克土。其余类推。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ihua-1842.html

运气学说的兴盛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四时气候、九宫分野等自然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加以论述,也是为了阐发运气学说,使之便于理解。《运气论奥》是中医史上的一部较重要的运气学说专著。南宋时期,陈言在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针对年干和年支详细而具体地开出了治疗五运太过不及和六气司天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9.htm

也谈中医学的概念与特点_【中医宝典】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5.html

生命之火 扶阳之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四性,温与热,就是火的特性,就是火在药物中的特点。而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来对抗人体内的寒热温凉,《内经》称之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医五行学说,以及五脏理论的相火、龙雷之火、命门之火等等,无不以火的内涵来说明问题,凡此种种均是借鉴自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23.html

中医基础之阴阳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1.html

共找到387,6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