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技能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问、切”四诊技能?他们将中医四诊科研中新近研制的仪器设备融入到《中医诊法技能训练》实验课之中,如脉诊仪、舌诊仪、面诊仪、脉象模拟手等用于学生实验,使得枯燥、抽象的中医基础理论,变得直观、量化、易懂易学。 由王忆勤教授主讲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4.html

神经性头痛 一_《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术】

...,赤芍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柴胡6克,黄芩10克,川檩子10克,生地黄10克,玄参10克,七剂【三诊】药后自觉舒适,头痛未作,夜寐向安,食饮如常。舌红苔白,脉象濡精,按小数。肝热已解,再以养血育阴方法。生地黄10克,赤白芍各10...

http://qihuangzhishu.com/1249/127.htm

早期肝硬化_《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术】

...孙某某,女,60岁【初诊】患者慢性肝炎10余年。近日经某医院检查血浆蛋白下降,白球比值倒置,认为已发展到早期肝硬化。建议中医治疗。现证脘腹及两胁胀满不舒,食后为甚,右胁隐痛,按痛加,食欲不振,一身疲乏,心烦急躁,夜寐梦多。两脉弦滑且数,...

http://qihuangzhishu.com/1249/163.htm

牢脉(阴中之阳)_《脉诀汇辨》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曰∶“似沉似伏,牢位也。实大弦长,牢体也。牢脉不可混于沉脉、伏脉,须细辨耳。沉脉如绵裹砂,内刚外柔,然不必兼大弦也。伏脉非推筋至骨,不见其形。在于牢脉,既实大,才重按之便满指有力,以此为别耳。”叔和云∶“似沉似伏,犹不能作画一之论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90/39.htm

淡浮子老师切脉心得_【中医宝典】

...淡浮子:现今中医大多不擅长切脉,现将本人临床摸索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切脉是触觉,以普通人的触觉来说,只能感觉到六种感觉:脉位(浮中沉)、脉力(力度)、脉体(长短粗细)、速率、韵律、硬度(脉体的软硬度)。所有的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7.html

盲目止咳不治咳_【中医宝典】

...“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外感咳嗽有寒、热分;内伤咳嗽又有痰热、痰湿、食积、阴虚、肺虚别。临床工作中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不同,同样的咳嗽,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用药不同;同样的咳嗽,同样的年龄,不同的舌苔、脉象用药不同。同样的咳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75.html

“关脉如豆”说癌症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临证,贵在四诊合参、而历代名家,于四诊之中,无不倚重脉诊。《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对于辨证求因,脉作用至关重要。四言脉决云:“脉乃血派,气血先。”是谓脉为人体生理病理信息反应及预兆。余临证三十年间,辨疑似,别真伪,深...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510/144-8-1.html

平肝清脑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新产之后,猝然抽风,神志不清,口眼抽动,牙关紧闭,两手紧握,舌苔薄腻或厚腻,脉象细紧或弦或滑。【用法用量】水煎,用鲜竹沥100毫升冲服。【摘录】《中医临证撮要》...

http://zhongyaofangji.com/p/pingganqingnaotang.html

四时脉论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七月份的时候,突然脑溢血,送医院抢救,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了。这个病例给我的印象很深,认识到脉是很有作用的,把握好了,确实可以知道疾病,预防疾病。但是,我们很多中医只相信CT,只相信核磁共振,偏偏不信这个脉象。这是洪脉。③秋毛秋脉毛浮,即轻虚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45/93.htm

血_《止园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此血字,在中医多连气血言之,以气血二字,原不能分立也。此血字似不宜列于病理,余欲学者特别注意,且余对血证实验亦特别有心得,故录于此。西医言病理,对于血变态,则专注重于有形,其说大概约分四种:①动脉性充血,即由于身体内一部分血管运动神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2.htm

共找到544,4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