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上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阙上指阙中稍上方的部位。 【阙上】 指阙中稍上方的部位,相当于天庭部的下方。古人认为望诊阙上可以作为诊察咽喉病症的参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32.html

舌诊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等的依据。故有“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的说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zhen-1366.html

望形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望诊内容之一。形指体形,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态是动态,包括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从望形态可知病者的体质,发育及营养状况,并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41.htm

中医历史-原始社会医疗活动(2)_【中医宝典】

...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因此又被称作《黄帝内经》。 其它有关原始医家的传说 僦贷季,相传是歧伯的老师,他对望诊、脉诊颇有研究,是见于记载的最古的医家。 歧伯,相传为黄帝之臣,黄帝的太医,又是向黄帝传习医药的师长。传说黄帝让歧伯尝草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35.html

泽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相气十法之一。指诊察患者面部颜色的润泽与枯槁,作为预测疾病转归的依据。《望诊遵经》:“泽者主生,夭者主死。将夭而渐泽者,精神复盛;先泽而渐夭者,血气益衰。”...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44.htm

施赛珠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杂志(1988; 6):364)。其中阳虚型再障疗效尤为显著,可能由于阳虚型再障其体内造血干细胞受损情况较阴虚型为轻;补肾中药疗效亦同样高于阴虚型,符合中医“阳虚易治、阴虚难调”之说。现代医学亦发现补气药人参和补肾药皆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的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saizhu/534-2-1.html

阙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阙即鼻根部上两眉毛之间的部位。 【阙】 阙(阙中、印堂)即鼻根部上两眉毛之间的部位。古人认为望诊这个部位可以作为诊察肺部疾病的参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31.html

人中(水沟)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鼻唇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膀胱和子宫(即子处)的疾病。穴位名。位耳唇沟的上1/3处与中1/3的交界,属督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9/420.htm

色以润泽为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出《望诊遵经》。健康人的面部色泽本应明润光泽。故称。人体内在气血盛衰,可外现于面部色泽。当出现病色时,病色之中兼见润泽,预后较好;如枯晦不泽,预后较差。...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96.htm

鼻柱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部位名。指鼻的中央隆起部分,又称鼻茎、鼻梁、齃。俗称鼻梁。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诊察肝及三焦病变。《灵枢·师传》:“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医宗金鉴》:“两孔之界骨,名曰鼻柱。”...

http://qihuangzhishu.com/166/630.htm

共找到368,3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