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与恶寒鉴别。 恶寒, 即怕冷、畏寒之意。恶寒的症状,在外感表证或阳虚里证都可出现。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此外,还有里热盛而外现假寒的,虽有恶寒、...
...疲乏等。属于“时行感冒”,若无复感新邪,病程在5—10日。 中医辨证治疗: 风寒型 [临床表现] 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多稀薄,甚则头痛、恶寒发热、全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食疗药膳] 1.葱白糯米粥:葱白头3个,苦参水煎...
...浮热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浮热】 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指外感初期的表热。...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胫散 《中药大辞典》赤胫散 《中华本草》赤胫散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赤胫散 【拼音名】Chì Jìn?? Sàn 【别名】蛇头蓼、血当归、缺腰叶蓼、红泽兰、花蝴蝶、红皂药、散血丹 【来源...
...面色灰暗或苍白,面容憔悴,目光暗淡。健康者的面容应是两眼有神,眉目清秀,皮肤富有光泽。...
...浮洪,浮即为风,洪即为气,风气相搏,则为瘾疹,身休为痒。凡人汗出,不可露卧及浴,使人振寒热生风疹也。《局方》治妇人时发遍身瘙痒,赤肿瘾疹,五心烦热,血风攻注者,人参荆芥散、消风散、四物汤加荆芥煎。或人参当归散;或逍遥散;或服导赤丸。如不通者...
...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的作用。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等症的多种中成药,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可取生姜3~5片(9~15克),水煎取汤送服。 药引大多具有药源丰富、容易寻觅、质地新鲜等特点,可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用量应...
...诸变证如此.乃详肺中风寒之内象也.若内经所云.肺风之状.多汗恶风.时咳.昼瘥暮甚.诊在眉上.其色白.此言肺感表邪之外象.肝(为风木之脏.若)中风者.(以风从风动而上行.则)头目 .(肝脉布胁肋.风胜而脉急.则)两胁痛.(而)行常伛.(内经云.肝...
... 【摘录】《笔花医镜》卷一▼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温热经解》:藿香正气散【处方】藿香1钱,川朴8分,甘草8分,茯苓2钱,制半曲1钱半,薄荷8分,陈皮1钱,苏梗1钱,白术8分,建曲1钱半,大腹皮1钱,豆豉1钱半。【功能主治】夏令外感风寒...
...克(麸炒微黄,去瓤)独活15克 荆芥15克 羌活15克 木瓜15克 青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大腹皮10枚(锉)甘草15克(炙微赤)【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妇人脚气,脚重虚肿,胸闷恶心,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5...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