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和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_【中医宝典】

...藏象的"藏",是指藏居于体内的各个脏腑;而"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病理、生理现象。藏象即是指脏腑生理或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即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01.html

五行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配位信仰,此为五行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 2.五季说 据《史记·历书》记载:“黄帝考定星历,以立五行。”《管子·五行》说:“昔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均认为五行是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而创立。五行的本义是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即五个季节的变化。《管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2.html

《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探讨_【中医宝典】

...科学试验相结合,是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本文谨就《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做一初步探讨。 一、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始终的阴阳学说,直接来自先成书的《易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8.html

中医药调理亚健康有优势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200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调理亚健康比治疗疾病更重要。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失衡即可产生亚健康状态乃至疾病。因此,凡是能够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措施,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25.html

左肾右命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左肾右命是用以说明肾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体的重要性。 【左肾右命】 “左肾右命”学说,是用以说明肾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体的重要性。《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79.html

运动处方中医思考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过程中呼吸与动作的巧妙配合是一个关键性的技巧之一,掌握好此技巧即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会感觉过度疲劳。 4.中医养生思想与现代运动处方的联系与启示 《黄帝内经》中将人体视为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应用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来认识或解释气血营运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90.html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具有辨证方法的辨证论治的精诣。古代脉诊原则上与临床、理论等都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它们是一个系列。从《内经》众多的经文中都能证实这一点,尤其是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脉含明阳。”这是总的认识与要求,阴阳是中医理论和方法的核心,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左肾右命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左肾右命”学说,是用以说明肾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体的重要性。《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这是中医文献中中第一次提到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uoshenyouming-2391.html

《黄帝内经》具有现代魅力_【中医宝典】

...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健康与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及处理,不至于陷入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这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彰显东方文化的学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878.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4)《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相生相克,来探索和阐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还以五行的相乘相侮,来讨论事物在失调和不平衡状态下的相互影响,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并以此指导临床实践。 《内经》把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虽然二者各有特点,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4.html

共找到852,1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