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_【中医宝典】

...一、认识 传染病“古已有之”、“经验丰富”,而要研究新情况,要在继承传统学术基础上,应有所创新发挥,作出新贡献。如重新认识“邪正相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变规律;研究“皮毛、腠理、气血津液”与“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防卫系统”免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94.html

少阳府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变成了科学。其实古代的很多学科研究的都是科学,只是这个名字叫起来使我们很容易联系到迷信。因此,命名的科学化、现代化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新的医学模式。中焦地水关系到整个生态,现在搞西部开发首先强调生态环境,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认识这个地水...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50.htm

人体保健五大特区_【中医宝典】

...誉为保健“要塞”。肚脐为神阙穴,中医常用药物贴敷肚脐,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小儿腹泻等病。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和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寿延年。 足底 的足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穿行;还有与大脑、心脏及人体各部脏器密切联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4.html

中医是一门艺术_【中医宝典】

...就此进行深入讨论,倾听他的详细论述与具体感受,但值得欣喜的是,同某些把中医说成巫术的西方人相比,这位西方同仁倒确实是深得中医三昧(奥妙)!在此,我想借题发挥,就“中医艺术论”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就教于方家。 对于这位西方同仁说到的“技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81.html

调和七情 延年益寿_【中医宝典】

...□ 莫凤梅 深圳市中医院 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简称七情,它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中医认为情志是由五脏之气化的,若情志失调,则容易损伤脏腑气血,影响人体健康。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情志与人体健康,主张调和七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352.html

到秋季为啥容易头晕?_【中医宝典】

...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些症状有着共同的发病机理:肝阳上亢、肾阴不足、气血亏虚、痰浊淤血等。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阴阳平衡,则不会发病。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即天人相应,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917.html

邪从正来 攻为复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并非只有攻邪一途,而是补益与祛邪二法皆不可偏废,重在谨守病机,辨证调治。这主要是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有关。”5月27日,张英栋先生作《补虚为复正,虚可攻邪》一文进行答辩。一来二往,再三解说,学术争鸣,观者获益。 笔者认为,“邪正攻补”属于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21.html

中医养生文化特点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 生存。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的客 观事实。中医养生从“天人相应”和“七情六欲”等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 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53.html

中医药先讲现代话?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这样解释,其他学科的学者一般都能听懂,这就构成交流的基础。” 而深层次的表述应该是通过实践研究,揭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观察认识人体的生命科学。他说:“中医药学与西医学具有等同的科学价值,而且最具原创思维。原创思维加上高科技,往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61.html

中医是否需要科学化、现代化呢?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答:中医本来就是极科学,中医的科学不是现代的科学所能及其万分之一,因中国医学是从“道”而,“道”大而无外——及于整个宇宙为天干、地支之变化。小而无内——及于电子,质子、中子所生之能(气),能在人体内的运作就是十四经络的作用,即为能的系统...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18.htm

共找到862,2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