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有五止之功_【中医宝典】

...五倍子是一味收敛药,中医认为其功在五止, 即止、止咳、止血、止痢、止脱。 止:多作外用。自汗盗汗,取五倍子30克,研为细末,每晚睡前,取3~10克,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重症每晚可敷两次,一般1~3次即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742.html

脉法_《银海指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阳而脉不鼓指,证似阴而脉鼓盛者,此脉相左也。阳盛者,脉必洪大,至阳盛之极,而脉反伏匿,阳极似阴也。阴盛者脉必微细,至阴盛而脉反躁疾,阴极似阳也。此病亢极,而脉忽反变也。又有从合之,如脉浮为表,治宜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若脉...

http://qihuangzhishu.com/751/64.htm

脉诊主要学术思想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伤寒杂论》也应用了因时脉的思想。如: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9.html

朝鲜医学象论治_民族中医朝医_【中医宝典】

...朝鲜医学与许多传统医学一样,十分注重整体观念,但在具体上,又有其独特之处。最为特异的就是它的象论治法,即按照某些特征,把人分为四象: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通过四方面的询问,获得全面的信息。 朝医四象人 太阳人:脑颅起势...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85.html

面瘫因于少阳阳明合 冯世纶临证实录(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而设。没有疾病、病人,也就不存在医药、医生、医事。于是,医生所用的药物、技术都是为治病而设的,这一认识似乎也是必然的正确。西医常用的抗生素、手术,确实都是针对疾病使用的。但冯世纶老师在临证中反复强调,中医是一门治人医学,经方重在治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012.html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_【中医宝典】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笔者常分以下四型治而获良效。 肾虚髓海空虚 症见头痛而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少寐健忘,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治宜滋阴补肾,添髓止痛。方用大补元煎化裁,药用熟蜈蚣、地鳖虫等。(伏新顺)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534.html

忙种之际也养生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振奋精神。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有句老话,出不见湿,若出见湿,乃生痤疮。 饮食宜清补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97.html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用对比的方法脉和机在古脉学中尤为常见,这可能是与中医的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阴阳有关。因为二分法在中医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是表现得突出的,脉诊亦不例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 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3.html

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淳化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淳化本此句作出 益佳。继考《脉经》卷七第二亦作 、《金匮玉函经》卷五第十四、《千金要方》卷九第五、《千金翼方》卷十《宜发汗第二》均作 ,皆无字。 2.宋本卷四《太阳脉证并治下第七》:如桂枝证,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85.html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_【中医宝典】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疼痛,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以下5型治,获得了满意疗效。 脾胃气虚证(含虚寒证):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食不消,食后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96.html

共找到614,2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