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新编绝妙辞,争先快睹已多时。 琳琅今得窥全豹,始见庐山真面奇。 解翁胸次何超超,一样葫芦异样描。 内寓劝惩外示诡,文如庄列与骚萧。 绝代旷怀轶世才,山中著作隐黄台。 等闲一管书空笔,曾濯泺源济水来。 目见耳闻尽毕罗,外孙幼妇拟曹娥...
...乐天集,有《咏史》一篇,自注说:大和九年十一月作,那词是:“秦磨利刃斩李斯,齐烧沸鼎烹郦其。可怜黄绮入商洛,闲卧白云歌紫芝。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作鸾凰天外飞。去者逍遥来者死,乃知祸福非天为。”正是为甘露事件而写的,痛惜他们的意感就是十分清楚了。 ...
...序 [疏]释曰:“尔雅”者,《释文》云:“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经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叔孙通所益,...
...此一阳爻,即代表一阳初动之炁,又称一阳来复。王重阳《五篇灵文》曰: “凝神下照坤宫,杳杳冥冥,而得真炁发生,神明自来,谓一阳生而为复也。” ...
...先发于气,寒暑伤人从外入而先着于形。分而言之,则怒气从下上而先发于阴,喜气从上下而先发于阳,寒则人气内藏,故寒之伤人先着于形,暑则人气外溢,故暑之伤人,先着于气也。 括《调经论》、《阴阳应象大论》两篇文)。又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
...軌」「山權數」「山至數」皆猶《墨子》之「尚賢」「尚同」。《墨子》「尚賢」,《淮南。氾論》及《漢書。藝文志》皆作「上賢」。」郭沫若云:「「山國軌」「山權數」「山至數」之「山」字均衍文。」元材案:三篇篇名皆有「山」字,似不能三篇皆有衍誤。必有其...
...不争,五脏无偏胜故也。苟或不然,五脏衰败,其见色也,昔之朦胧者,一变而为独亢;昔之光明者,一变而为沉浊;昔之润泽者,一变而为枯槁;甚至沉浊枯槁,合而为夭,是光体俱无,阴阳气血俱绝矣。不死又何待乎。按∶此篇之义,与前篇微有不同,前指分部所起之邪...
...传十七世,一云七十世。谨案《汉。艺文志》农家有《神农》二十篇,本《注》云:「六国时,诸子疾时怠於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师古引刘向《别录》云「疑李悝及商君所说」。兵阴阳家又有《神农兵法》一篇,五行家有《神农大幽五行》二十七卷,杂占家有《...
...问曰:五脏合五时,六经应六气,然《诊要经终篇》以六气应五脏而终于六经,《四时剌逆从论》以六经应四时而终于五脏,《诊要篇》以经脉之生于五脏而外合于六经,《四时剌逆从论》以经脉本于六气而外连于五脏何也?岐伯曰:人身之脉气,上通天,下合地,未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