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诸前贤成一统——针灸大成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继承祖业。 由于祖传医籍甚多,杨氏有机会广泛浏览,特别对针灸学更为关注,深感“诸家书弗会于一”,因此将集验医方与诸家医籍中之针灸论述,“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曰玄机秘要。”杨氏不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5.html

合谷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 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1)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http://qihuangzhishu.com/93/28.htm

艾灸治疗胃痛_【中医宝典】

...20~30分钟。 期门穴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华针灸学说:“主治肋下积气,伤寒心痛,呕酸。” 灸法:艾条灸3~5分钟,艾罐灸10~15分钟。 特效反射 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钩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412.html

滑伯仁,元末明初著名的医家_【中医宝典】

...他讲解了针灸学理论方面,著述十四经发挥,提出任督二脉与十二经并称十四经学说,这一理论沿用至今,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宝库。在内科学方面,也有颇多著述。滑氏不仅精通医理,而且也是临床实践家,医术精良,诊治疾病每每神效,加之医德高尚,在江浙一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0.html

陈汉平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一、治学方面 1,针灸学是一门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中医学科。若仅把针灸学视作临床医学一个部分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2,针灸学和针灸(疗法)是既密切联系又明显有别的研究领域。以针灸(疗法)代表整个针灸学科,是以偏概全。全国统编教材针灸学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hanping/520-2-1.html

印堂穴_头部正面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鼻衄,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神经衰弱。 [操作] 提捏局部皮肤,向下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穴方选录] 1)治鼻塞∶ 印堂,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际穴(针灸学简编)。...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5.html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了归类,并与经络相联系,说明腧穴不是体表孤立的点,而是与经络脏腑相通。通过不断总结、分析归纳,逐步将腧穴分别归属各经。这是腧穴发展的成熟阶段,即定位、定名、归经阶段。内经论及穴名约160个,并有腧穴归经的记载。晋代皇甫...

http://qihuangzhishu.com/93/7.htm

道光帝的禁针诏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撰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针灸要旨,内容丰富而详实,而且通篇歌图并茂,非常便于学习,自乾隆十四年后(1749年)被定为清太医院学生必读内容。太医院13科中,清代初年,沿明制,针灸为其中之一。嘉庆二年(1797年)太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9.html

毫针刺法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练习。(图10-65)(三)针刺前的准备1.选择针具选择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灵枢·官针篇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位较深者,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6-1.html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一)生理功能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经络具有运行...

http://qihuangzhishu.com/93/5.htm

共找到466,3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