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7〕。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谓之“新声曲”,实则楚声之遗,又扩而变之者也。其《郊祀歌》十九章,今存《汉书》《礼乐志》中,第三至第六章,皆题“邹子乐”。 “朱明盛长,雱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
...蔡元定尝为《燕乐》一书,证俗失以存古义,今采其略附于下: 黄钟用“合”字,大吕、太簇用“四”字,夹钟、姑洗用“一”字,夷则、南吕用“工”字,无射、应钟用“凡”字,各以上、下分为清浊。其中吕、蕤宾、林钟不可以上、下分,中吕用“上”字,蕤宾用“勾”...
...祖考。 初六:鸣豫,凶(1)。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1)处豫之初,而特得志於上,乐过则淫,志穷则凶,豫何可鸣?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1)。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1)处豫之时,得位履中,安夫贞正,...
...而其文多异同。今参以《汉书》,取其通者,以为定本。先审其音,乃解其义”云。 △《新序》十卷 右汉刘向子政撰。向当成帝时,典校书,因采传记、行事、百家之言,删取正辞美义可劝戒者,为《新序》、《说苑》,共五十篇。《新序》阳朔元年上。 世传本多亡...
...按《唐典》,凡选授之制,天官卿掌之,所以正权衡而进贤能也;凡贡举之政,春官卿掌之,所以核文行而第隽秀也。洎梁氏以降,皆奉而行之,纵或小有厘革,亦不出其轨辙。今采其事。备纪于后,以志五代审官取士之方也。 梁开平元年七月,敕:「近年举人,当...
...何可安尊?上承下接,劳谦匪解,是以吉也。 六四:无不利,撝谦(1)。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1)处三之上,而用谦焉,则是自上下下之义也。承五而用谦顺,则是上行之道也。尽乎奉上下下之道,故“无不利”。“指撝”皆谦,不违则也...
...《说文解字》第一卷 1、《说文解字》之《序》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一 《说文解字》第二卷 2、《茻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3、《蓐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4、《草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二 5、《屮部》原文-出自《...
...一、《豳风》原文-出自《国风》 1、《狼跋》原文-出自《国风》之《豳风》 2、《九罭》原文-出自《国风》之《豳风》 3、《破斧》原文-出自《国风》之《豳风》 4、《伐柯》原文-出自《国风》之《豳风》 5、《鸱鴞》原文-出自《国风》之《豳风...
...。神龙元年,赠后谥为恭皇后,赠瑰左卫大将军。及中宗崩,将葬于定陵,议者以韦后得罪,不宜祔葬,于是追谥后为和思,莫知瘗所,行招魂祔葬之礼。太常博士彭景直上言:“古无招魂葬之礼,不可备棺椁,置辒鬻�京。宜据《汉书郊祀志》葬黄帝衣冠于桥山故事,以...
...十“志”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有关汉化部分更为详细。书志体始创于《史记》,《汉书》加以发展,后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汉书》十“志”为依归。书志体也成为后世典章制度史的编著所模仿,如唐朝杜佑所著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