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小品文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集_【鲁迅全集】

... 十二月二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七日上海时事新报·每周文学,署名旅隼。 〔2〕老子又名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老聃著。全文五千余字。 〔3〕小乘早期佛教的主要流派,注重修行持戒,自我解脱,自认为是佛教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50.html

第二回 老君道教源流_东游记

...是神人,下辇稽首谢礼。授帝道德经 成帝时,降曲阳泉,授于吉天下真录。章帝时,授于吉一百八十八戒。安帝时降,授刘赦“罪福新科”。顺帝时降,授天师三洞经录。桓帝时,降天台,授万年先上清大宝八洞诸经。明帝时,降嵩山,授天师冠注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6866.html

老子故事:函谷著书_道家_【文学360】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8.html

●清朝 石淙_历代游记选

...两全其美,胜出世外桃源多多矣。这篇小品文字清丽,音节响亮,给了读者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魏源(179—1857),字默深,邵阳(今湖南邵阳)人。道光举人,入赀为内阁中书,改知州。后成进士,知东台,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6709.html

道德经的解释_道德经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书名,即老子,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Dao De Jing of Laozi 国语辞典 春秋時老聃所撰老子的別名。...

http://hanwen360.com/c/35674.html

第02部 卷一百六十五_全唐文

...老子出关,尹喜曰:「子将隐矣,愿为我著书。」於是作道德经五千馀言,莫知所终。或言老子一百六十岁,或言一千二百岁,罔知其然。又刘向列仙传云:「老子好养气,重无名,久而入大秦,乃知其圣人也。」 张思道 思道,宣德郎,行右补阙宏文馆学士...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6510.html

谒老君庙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译文 老祖宗李耳心怀慈悲,怜悯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经。如今,当我步入他的寺庙时,不禁心神肃静。 这庙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荒草茂盛几乎把路掩盖,台阶上落下的灰尘很厚,所以,鸟爪子的印迹深深。 老子出函谷关就到流沙国去了,所以,丹炉的香火...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7675.html

老子他说第四章: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老子道德经,嘱咐满族亲王们加以研读,奉为领导学的圣经宝典。 姑且不谈汉文帝与康熙的老子哲学。退而求其次,随便列举历史上名将相的事功,用来说明老子本章中的“冲而用之或不盈”,以及“挫其锐,解其纷”的作为。了解中唐名将郭子仪与名相李泌的故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第二十三)_东坡易传

...与也”。小人之为恶也,有人与之然后自信以果。方其未有与也,则其愧而未果之际也。 「校注」 ①为己,载己:原文苏氏易传均作“已”,均属刻印之误。 ②下为床:苏氏易传作“下为剥床”,误。 六三:剥之,无咎。 曰:“剥之无咎”,失...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262.html

第六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庶”、“度”、“错”等字为韵。尺,古音在御部,诗閟宫与“柏”、“度”等字为韵。江有诰唐韵四声正二十三锡:“敌”,徒历切。按古有去声,当与寘部并收。老子玄用篇“仍”与“敌”与“臂”协。 右景龙碑本五十四字,敦煌本五十五字,河上、王本五十四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5.html

共找到893,1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