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_【鲁迅全集】

...〕指王育和,浙江宁海人,当时是慎昌钟表行的职员,和柔石同住闸北景云里二十八号,柔石在狱中通过送饭人带信给他,由他送周建人转给作者 〔15〕日本歌人指山本初枝(1898—1966)。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七月十一日,作者将此诗书成小幅,...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87.html

海上通信原文-出自华盖集_【鲁迅全集】

...但是,请你放心,这是笑话,不要疑心我要跳海了,我还毫没有跳海的意思。 鲁迅。一月十六夜,海上。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一一八期。 〔2〕蓝青官话 指夹杂地区性方言的普通话。蓝青,比喻不纯粹。 〔3〕...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48.html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出自二心集_【鲁迅全集】

...’”,但实际上却反对人民有真正的言论自由。 〔4〕梁实秋参看本卷第92页注〔3〕。他在新月第二卷第六、七号合刊发表的鲁迅先生的“硬译”中写道:“曲译诚然要不得,因为对于原文太不忠实,把精华译成了糟粕,但是一部书断断不会从头至尾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17.html

未有天才之前原文-出自_【鲁迅全集】

...校友会刊第一期。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京报副刊第二十一号转载时,前面有一段作者的小引:“伏园兄:今天看看正月间在师大附中的演讲,其生命似乎确乎尚在,所以校正寄奉,以备转载。二十二日夜,迅上。” ②Alps山即阿尔卑斯山,欧洲最高大的山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html

何典题记-出自集外集拾遗_【鲁迅全集】

...书局出版的何典 何典,一部运用方言俗谚写成的带有讽刺而流于油滑的章回体小说,共十回,清光绪四年(1878)上海申报馆出版。编著者“过路人”,原名张南庄,清代上海人;评者“缠夹二先生”,原名陈得仁,清未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2〕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54.html

好政府主义原文-出自二心集_【鲁迅全集】

...“好政府主义” 梁实秋先生这回在新月的“零星”上,也赞成“不满于现状”〔2〕了,但他以为“现在有智识的人(尤其是夙来有‘前驱者’‘权威’‘先进’的徽号的人),他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冷讥热嘲地发表一点‘不满于现状’的杂感而已,他们应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14.html

文艺研究例言-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文艺研究例言〔1〕 一、文艺研究专载关于研究文学,艺术的文字,不论译著,并且延及文艺作品及作者的绍介和批评。 二、文艺研究意在供已治文艺的读者的阅览,所以文字的内容力求其较为充实,寿命力求其较为久长,凡泛论空谈及启蒙之文,倘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75.html

评心雕龙原文-出自华盖集_【鲁迅全集】

...副刊殃一文,指责青年作者“藉副刊作出风头的场所,更属堕志”。鲁迅对这种论调的批评,可参看本书这个与那个第四节。 〔10〕开风气之先 一九二五年章士钊在他主编的甲寅周刊上激烈反对白话文。胡适在国语周刊十二期(一九二五年八月三十...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6.html

引言(二)-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一八九九年八月一日出版的文学的反响(Das litter^arische Echo)〔6〕,现在是大概早成了旧派文学的机关了,但那一本却还是第一卷的第二十一期。原作的发表在一八八七年,作者只二十八岁;后十三年,德文译本才印出,译成还在其前...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91.html

杂忆原文-出自_【鲁迅全集】

...战争。 (23) 合辙 指异族统治者强制汉族人民遵从他们的制度和政策。辙,即轨道。古代车制,两轮相距八尺,车行必与辙合。 (24) 指当时东南大学教授吴宓。作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中曾说:“那时吴宓先生就曾经发表过文章,说是真不懂...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7.html

共找到893,1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