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二十八评析

...“朴”、“婴儿”、“雌”等可以老子哲学思想上的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朴”;十九“见素抱朴”;本章的“复归于朴”以及三十七和五十七章都提到“朴”这一概念。这些地方所提到的“朴”的字,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0.html

第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顾欢本、强思齐本亦作“先”。蒋锡昌曰“按顾本成疏‘何先何后’,是成‘前’作‘先’。强本严君平注‘先以后见,后以先明。’是严亦作‘先’。老子本书‘先’‘后’连言,不应于此独异。如七‘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六十六‘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8.html

三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傅与景龙、敦煌皆如此。范作“王侯若能守之”,诸王本“侯王若能守之”。本皆无“之”字,“王侯”皆作“侯王”。释文云“梁武作‘王侯’。”按“侯”“守”二字,自谐句中韵,与四十二“王公以为称”,“公”“称”字同,当作“王侯”。 谦之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8.html

第二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吴云曰“辙”,傅本作“彻”。 卢氏抱经释文考异文无“辙”字,庄子、战国策、史记皆以“轶”为“辙”。案“轶”借字,实应用“辙”。谦之案老子书中“彻”“辙”二字,字义不同。七十九“无德司彻”,用“彻”字。此“善行无辙迹”,用“辙”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3.html

老子·德经·七十三评析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6.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行尸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此为神仙家言,可与后汉书方术传相参证,非老子本文。 [[八]] 夫唯。 谦之案“夫唯”,发语词也。十五、第二十二五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五章皆同,疑为楚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老子·道经·章译文及注释

...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个“其”字,都是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47.html

老子·道经·十四评析

...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悟出了“道”性。下一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5.html

第二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李烏瓜切,◆也。地洼则水满,喻谦德常盈。” 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严可均曰“或”,各本作“惑”。 谦之案遂州本、馆本同此石。又慎子外篇引“老子曰”七句,惟无“是以”二字,与傅奕同。“得”即三十九所云“得一”。“或”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8.html

老子思想与自然法思想(道法自然)_道家_【文学360】

...生万物。”(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42;以下引自该书,仅注章次)“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1)。老子的“道”又是支配宇宙万物的普遍永恒法则“道者,万物之注也”(62)。老子认为,人类事务必须遵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4.html

共找到709,7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