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三十六评析

...从这一的内容看,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觉注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8.html

七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淮南道应训引同此。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高本汉威、至韵。武内义雄增知、爱、贵韵。谦之案严可均文声类脂部收“至声”“威声”。王念孙古韵谱威、爱与贵同入脂部,至,并入脂部、至部。又知,入支部,则不但威、至为韵,威、至、知、爱、贵实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8.html

老子·德经·五十六评析

...道理的较高运用。”(老子48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8.html

老子思想与自然法思想(道法自然)_道家_【文学360】

...生万物。”(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42;以下引自该书,仅注章次)“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1)。老子的“道”又是支配宇宙万物的普遍永恒法则“道者,万物之注也”(62)。老子认为,人类事务必须遵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4.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行尸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此为神仙家言,可与后汉书方术传相参证,非老子本文。 [[八]] 夫唯。 谦之案“夫唯”,发语词也。十五、第二十二五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五章皆同,疑为楚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老子·道经·十九评析

...。由此可风,老子反对统治阶级的文化,否认它对人民的意义,并提出一种乌托邦思想——使人民同这种文化隔绝。”(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老子的政治主张虽不可取,但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并非是没有意义的。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1.html

第二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见十七,疑为错简重出。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陈柱三“德”、“之”字韵。高本汉言、然韵。谦之案言、然皆在元部。又天、地二字,叠句为韵;六“同”字,句首隔句为韵;“信”“信”二字,首尾为韵。此为老子书中所用自由押韵式。 右景龙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9.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老子对当时许多现象看不惯,把众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却故意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自己低能、糊涂、没有本领,其实是从反面抬高自己,贬低社会上的一般人。在自我吹嘘、自我欣赏,最后一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2.html

补遗_老子道德经校释

...龙兴碑本略同,如“不敢不为”,二“尸”字,十五“涣冰将汋”,十六二“生”字,第二十“我魄未兆”,第二十四“喘者不久”等,盖同属一版本系统者)。 (一)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昭和三四年创文社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0.html

老子·德经·五十一评析

...在前面的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道”和“德”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这一同样论述的是“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的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见解,说明万物是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3.html

共找到722,3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