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清灵宝天尊历史记载_道家_【文学360】

...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 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08.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八评析

...此时,社会已经是不纯厚了。在这里,老子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治理,指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相当丰富辩证思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0.html

第七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木已拱矣’,注‘拱,合抱也。’又公羊传注‘拱,可以手对抱。’”虽可通,但以較“木◆則兵”,所謂直木先伐,猶覺後義勝也。黄茂材曰“列子载老聃之言曰‘兵◆則滅,木◆则折。’列子之书,大抵祖述老子之意,且其世相去不远。‘木◆則折’,其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2.html

第六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壬本同,严本“是以”作“故”,下二“故”字作“则”。又碑本“○”字乃“执”之别构。 奚侗曰四句与上下文谊不相属。此第二十九章中文,彼挩下二句,误羼于此。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谦之案彭本“民”上有“故”字,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0.html

老子故事教授孔丘_道家_【文学360】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38年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6.html

老子·道经·第五评析

...这一从反对“有为”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是“无为”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自然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第四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谦之案傅、范本二“日”上并有“者”字。范曰“傅奕、严遵与古本有‘者’字。”按今怡兰堂校刊严本无。“为学日益”与二十“绝学无忧”,皆指学礼而言。庄子知北游篇“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4.html

第五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通用,见二十。“闷”,“懑也。”楚辞惜诵“中闷瞀之忳忳”,注“烦也。”疑“闷闷”本或作“懑懑”。夏竦古文四声韵引古老子有“懑”字,作○。 易顺鼎曰按道德指归论云“不施不予,闵闵缦缦;万民思挽,墨墨偆偆。”“闵闵”即是“闷闷”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4.html

前言_隋唐演义

...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褚人获对上述作品广采博收,同时吸收了唐宋传奇有关材料,加工改写成七十万字隋唐演义。作为故事集大成者,隋唐演义几乎注意到古籍及传说中所有有关隋唐历史轶事、杂说,把它们溶到一部作品中,而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1303.html

第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其证也。惟庄子山木篇“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语同此石。河上注“少私”曰“正无私也。”与经文七“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义合。以老解老,知刘虽可通,而未可据以为定论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倍、慈、有韵(之部,倍音痞,慈,上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5.html

共找到1,101,8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