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毕沅疑说文解字无“狭”字。奚侗曰“‘狭’即文‘陕’字,隘也。隘有迫谊。‘厌’,‘笮也。’此言治天下者无狭迫人民之居处,使不得安舒;无厌笮人民之生活,使不能顺适。”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谦之案二“不”字,傅、范本并作“无”。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8.html

老子第十一_道家_【文学360】

...的窍妙。因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的物化思想,与老庄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的妙用,阐发得隽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2.html

溃灭第二部一至三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溃灭第二部一至三译者附记〔1〕 关于这一本小说,本刊第二本上所译载的藏原惟人的说明,〔2〕已经颇为清楚了。但当我译完这第二部的上半时,还想写几句在翻译的进行中随时发生的感想。 这几是很紧要的,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10.html

第六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字,“人”并作“民”。御览皇王部引同此石,惟二“人”下均有“也”字。金人铭曰“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淮南山训曰“江海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夫唯能下,是以能上之。”语意同此。 是以圣人处上而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2.html

第七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姚文田、邓廷桢、奚侗同。陈柱饥、饥韵,治、治韵,死、死韵。谦之案“饥”当作“饥”,见前。又敦煌辛本“生为”下更有“生”字。“贤于贵生”上据文子十守篇有“即所以得长生”一句,是生、生亦韵也。 右景龙碑本不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六评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9.html

老子·道经·第四解读

...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厉鬼与西施“道通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3.html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出自老子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8.html

第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乂’,改‘颇’为‘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没矣。”今证之以易“鼎耳革,失其义也;覆公餗,信如何也。”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知老子“义”亦当音“俄”。“伪”字,案庄子知北游“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伪亦属歌部,与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4.html

第四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谦之案淮南子天文训“道日规,始于一。”王念孙曰“‘日规’二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此因上文‘故曰规生矩杀’而误衍也。宋书律书作‘道始于一’,无‘日规’二字。”今案王说是也。淮南义本老子,故下文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8.html

共找到700,3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