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五十一评析

...在前面的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和“德”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到“”、“德”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这一同样论述的是“”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的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见解,说明万物是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3.html

第四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罗振玉曰敦煌本无“骋”字。 彭耜曰叶梦得无“骋”字,达真子“坚”作“刚”。 谦之案诸河、王本及傅本同此石。范本作“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并云“淮南子有‘于’字,古本合。”案淮南子原道、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9.html

卷一 王道篇_

...文中子曰“甚矣!王道难行也。吾家顷铜川六世矣,未尝不笃于斯,然亦未尝得宣其用,退而咸有述焉,则以志其也。”盖先生之述,曰时变论六篇,其言化俗推移之理竭矣。江州府君之述,曰五经决录五篇,其言圣贤制述之意备矣。晋阳穆公之述,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854.html

老子思想“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_道家_【文学360】

...才体现了的普遍、永恒性质;第二的本性是生来就有的,社会性不具备这一属性。 老子的人性论立基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的本性是由“”产生和赋予的。“”自生自发、无私无欲,人性也应当这样。认为婴儿状态最符合的本性,而婴儿状态正好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8.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五评析

...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的结论。因为就老子的本意来讲,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的。有的学者是愿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的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的许多龃龆纷争。”(张默生老子第60页)也有学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五评析

...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婴儿是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知和曰常”。(老子,第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老子·德经·第八十评析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3.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四评析

...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而仅是对现实斗争中某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的策略,这虽然说不上是在逃避现实的政治斗争,但表面上给的印象却是消极退守、防御。当然,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贯主张。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6.html

第六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本同。又“我有三宝”,傅“我”作“吾”,柰卷上有“夫”字。案作“持而宝之”是也。 蒋锡昌曰“持而宝之”“持而盈之”文法一律。广雅释诂“宝,也。”檀弓“丧无宝,仁亲以为宝”,郑注“宝谓善道可守者。”六十二者……善人之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3.html

老子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在千金翼方中,把这种咽津养生之法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坚齿发,利于益寿延年。顺应自然。老子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自然。“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03.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