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三十六评析

...从这一内容看,主要讲了事物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某些人警觉注意。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方向变化,本章前八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8.html

死魂灵第二部第一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死魂灵第二部第一译者附记〔2〕 果戈理(N.Gogol)死魂灵第一部,中国已有译本,这里无需多说了。其实,只要第一部也就足够,以后两部——炼狱天堂〔3〕已不是作者力量所能达到了。 果然,第二部完成后,竟连自己也...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7.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老子这本书,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历史了。历史上对它解释可以汗牛充栋。仅仅这个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本“有趣”书。 但本文力图从一个崭新角度,即结合政治学角度重新认识这部古老作品。作者对于这个挑战当然是有充分认识。但作者同时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第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乂’,改‘颇’为‘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没矣。”今证之以易“鼎耳革,失其义也;覆公餗,信如何也。”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知老子“义”亦当音“俄”。“伪”字,案庄子知北游“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伪亦属歌部,与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4.html

老子·道经·第九评析

...儿子,“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真谛。 作为普通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0.html

第五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是也。夏竦古文四声韵卷二引古老子作夸,与碑本合。御注、赵孟俯本同此。范本作“○”,疑与“○”字通。○,“所以惊人也。从大从○。一曰俗语以盗不止为○,读若瓠。”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姚文田除、芜、虚、余、竽韵(十二鱼平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9.html

老子孔子问礼_道家_【文学360】

...孔子曾向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2.html

第五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其”,傅、范“何”作“奚”,韩非子解老引亦作“奚”。顾广圻曰“今德经‘奚’作‘何’,非。傅本作‘奚’,与此合。” 「音韵」此江氏韵读拔、脱、辍韵(祭部,拔音蹩,脱,厥反)。身、真韵(真部),家、余韵(鱼部,家音姑),乡、长韵(阳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0.html

第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可与老子相参证。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4.html

溃灭第二部一至三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溃灭第二部一至三译者附记〔1〕 关于这一本小说,本刊第二本上所译载藏原惟人说明,〔2〕已经颇为清楚了。但当我译完这第二上半时,还想写几句在翻译进行中随时发生感想。 这几是很紧要,可以宝贵文字,是用生命一部分,或...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10.html

共找到1,102,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