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四·经籍考十一_文献通考

...程子之说为主,如何?”曰“不可,只得以理为主,然後看底。看得一直是透彻,然後看第二,亦如此法。若看得三四篇,此心便熟;数篇之後,迎刃而解矣。”读书考义理,似是而非者难辩。且如精义中,惟程先生得的当确至。其门人非惟不尽得夫子之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083.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译文及注释

...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老子·二十三“故从事于道者,同于;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孟子·...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45.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一评析

...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4.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拥有辽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追求的,但的快乐不在于此。站在天下的中心,安定四海的人民,君子乐于此,但的本性不在于此。君子的本性,虽执政于大的行政也不会增益,虽穷困窘迫也不会减损,这是天分已经定好的缘故。君子的...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71.html

第三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罗运贤曰按“泣”当为“莅”之讹。文无“莅”字,盖即“○”(本书三十二章及周官、左传、庄子并有“莅”字,文盖遗而未收,“莅”“○”古同。淮南俶真训注引老子“以莅天下”,“莅”正作“○”)。“○,临也。”“莅之”与下句“处之”一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7.html

第四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字,一有一无,在诗亦有可证者。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行与亡为韵。又唐韵正卷十七,十三末“昧”,今考古书“昧”字,有读去声者,有读入声者。去声则莫佩反。老子“明道若昧,夷若类,进道若退”。又卷六十九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7.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译文及注释

...老子·八“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论语·公冶长“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乐记“乐著太始而礼居成物。”俞樾平议“居,犹辨也。‘乐著太始。礼居成物’。...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86.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一切事物无不有自己的命运,顺应而承受正确的命运观,因此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岩石和危墙之下。走完人生道路而死的人,就是正确的命运;被关押在监狱里死去的人,就不是正确的命运。”注释 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51.html

第七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即得长生也”。文子十守篇正作“夫唯无以生为者,即所以得长生”。疑老子古本在“贤于贵生”上本有此一句。七“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五十九“长生久视之”,“长生”一语,得此而三。又此每段三句,“是贤于贵生”与上文“是以轻死”为对句。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死魂灵第二第二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上,笔力不让第一部;而乌理尼加是作者理想上的好女子,使尽力气,要写得她动人,却反而并不活动,也不像真实,甚至过于矫揉造作,比起先前所写的两位漂亮太太〔3〕来,真是差得太远了。 【注解】 〔1〕本篇连同死魂灵第二第二的译文,最初发表...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8.html

共找到705,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