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医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名柳州医话良方。一卷。清·魏之琇撰,王士雄辑。约刊于十九世纪中期。本书系王氏将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一书中原按语85条,单方100余条予以汇编,复加按而成。魏氏按语对各家医案的审证制方多有评论,并指出其利弊得失。王士雄则在中肯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43.htm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就是伤寒论中所的心究竟是指的什么?当然心的直接指义是五藏的心,但在伤寒论里,我们看到更多的并不是指五藏的心,而是的某个与体表相对应的部位。有关心的所指,概括起来大体分三种情况,第一是直接言心,心之外...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52.htm

琴书屋医略提要_琴书屋医略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医略三卷,番禺潘兰坪著。外感内伤已备其要,潘氏因儿侄辈从师羊城,恐功课之暇,风寒不慎,饮食不节,因订外感、春温、暑湿、泻、痢、疟、七症方与之,服后多效,爰增为三十三症,以利家者利世。说理通达,立方平稳,既无伏邪之患,亦无伤元之变。得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040/1.htm

宛丘鉴赏_【古诗文大全】

...实在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在同以巫祀著称的楚国,也有男女相思的内容反映在九歌等楚辞作品中。 此诗三章,首章感情浓烈,开篇两句写诗人为巫女优美奔放的舞姿而陶醉,情随舞起,两个“兮”字,看似寻常,实深具叹美之意,流露出诗人不能自禁的爱恋之情。而...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69.html

虚实论篇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虚实论曰∶何谓虚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夺,谓精气减少,如夺去也。)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悬,谓如悬物之动也。)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此言乳子脉与...

http://qihuangzhishu.com/342/34.htm

思考中医(一)_【中医宝典】

...桂枝湯主之。”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等等。金匱要略論述的許多雜病都有發熱。請問劉博士,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61.html

刑赏忠厚之至论点_【古诗文大全】

...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孟德斯鸠曾经著有论法的精神,上下两大册。刑赏忠厚之至论也是论法的精神,把“法”的两个方面,宽容与界限,“仁可过,义不可过”说得那么清楚,不过是区区六百字。 年轻时就有“仁可过,义不可过”这种立场的苏轼,成为古代...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63.html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灵枢·外揣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22.html

丰富多彩的民间本草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衍义补遗一书。3、宝庆本草折衷:为南宋医生陈衍所作。作者基于当时本草书籍“异同杂糅,泛切混淆”,于是“笃志诠”。他参考了南宋诸家本草著作,芟繁纂要,在宝庆三年(1227)写成本草精华一书,此后又经20年的实际经验相反复修订,于淳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83.htm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_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1 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wuhuaxueyufenzishengwuxue/958-3-2.html

共找到485,8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