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95.htm

通俗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5.htm

孙思邈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唐朝统一中国后,唐太宗李世民要授予他爵位,他也坚决不接受。此后唐高宗李治又任命他做承务郎、直尚药局,他依然谢绝,因为他立志要当一名济世活人的医学家。 孙思邈“博极医源”,深入探讨素问灵枢甲乙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3.html

治尸方_肘后备急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各数两,分等。粗捣,作方囊,贮半,系衣带及头。若船,下暴KT?,以和此共带之,又临入船,刻取此船,自烧作屑,以水服之。附方子母秘录治尸。烧乱发如鸡子大。为末,水服之,瘥。食医心镜主传尸、鬼气、咳嗽、?癖、注气,血气不通,日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uhoubeijifang/123-7-7.html

长沙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327.htm

长沙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77.htm

王冰素问之研究_【中医宝典】

...应为篇。然王离合真邪论一篇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一卷名‘经合’,第二卷重出名‘真邪论’”。据此,则王氏所见世本,虽与全元起本相似,但亦不尽同。 2、张公秘本。据序文云:“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96.html

高武与针灸聚英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十四经发挥等各类文献达十多部,使文出有据,言之有理。 在针灸聚英中,高氏反对当时流行的“按时用穴”法,他认为子午流(纳甲法)深奥难懂,加之因师授不同,方法各异,使用起来甚觉不便,往往延误病情。因此,他创造了一种“十二经是动所生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5.html

太阳与阳明病麻黄汤证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原文∶太阳与阳明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太阳与阳明病,是太阳表证未罢,而又兼阳明之热也。其喘者风寒由皮毛袭肺也。其胸满者胸中大气因营卫闭塞,不能宣通而生 胀也。其言不可下者,因阳明仍连太阳,下之则成结胸,且其胸本...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01.htm

王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学家。字绳林(一作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系徐州府学教授王瓒之曾孙,名医陆懋修之外曾祖父。自幼聪颖,攻读医学甚力,尤擅长于伤寒之学。著作甚丰,有伤寒论,系其外曾孙陆懋修所校正,另有脉诀引方论证考正古今权量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88.htm

共找到489,5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