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370、《东平宪王苍》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371、《济南安王康》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372、《楚王英》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373、《沛献王辅》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374、《东海恭王强》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375、《...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 1、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人多为张子于王所。惠子谓王叶:“小事也,谓可者谓不可者正半,况大事乎?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大事也,而王之群臣皆以为可。不知是...
...。史墨指说于龙,故以用为语。○“《坤》之《剥》”。○正义曰:《坤》下《艮》上,《剥》。《坤》之上六爻变而成《剥》卦也。其《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剥卦》五阴而一阳,阴渐长而灭阳。犹邪长而剥损正道,故名此卦为《剥》也。 若不朝夕见,...
...《献则谓公孙消》 1、献则谓公孙消:献则谓公孙消曰:“公,大臣之尊者也,数伐有功,所以不为相者,太后不善公也。辛戎者,太后之所亲也,今亡于楚,在东周。公何不以秦、楚之重,资而相之于周乎?楚必便之矣。是辛戎有秦、楚之重,太后必悦公,公相必矣...
...邯郸之难,昭奚恤谓楚王曰:“王不如无救赵,而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深矣。赵不能听,则必坚守,是两弊也。” 景舍曰:“不然。昭奚恤不知也。夫魏之攻赵也,恐楚之攻其后。今不救赵,赵有亡形,而魏无楚忧。是楚、魏共赵也,害必深矣,何以两弊也?且...
...《秦攻赵鼓铎之音闻于北堂》 1、秦攻赵鼓铎之音闻于北堂:秦攻赵,鼓铎之音闻于北堂。希卑曰:“夫秦之攻赵,不宜急如此。此召兵也。必有大臣欲衡者耳。王欲知其人,旦日赞群臣而访之,先言横者,则其人也。”建信君果先言横。 ...
...《公叔使冯君于秦》 1、公叔使冯君于秦:公叔使冯君于秦,恐留,教阳向说秦王曰:“留冯君以善韩臣,非上知也。主君不如善冯君,而资之以秦。冯君广王而不听公叔,一与太子争,则王泽布,而害于韩矣。” ...
...《襄陵之役》 1、襄陵之役:襄陵之役,毕长谓公叔曰:“请毋用兵,而楚、魏皆德公之国矣。夫楚欲置公子高,必以兵临魏。公何不令人说昭子曰:‘战未必胜,请为子起兵以之魏。’子有辞以毋战,于是以太子扁、朝扬、梁王皆德公矣。” ...
...《秦攻赵长平》 1、秦攻赵长平: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
...《祈父》 1、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2、祈父:祈父、予王之爪士。 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3、祈父:祈父、亶不聪。 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