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撰《自古以来清白吏图》四卷,仍自为序赞,以见其志。宰相黄门侍郎韦承庆、中书舍人马吉甫等美而同述焉,盛行於世。赴海州时,君兄德言为右台侍御史,弟为偃师令,俱以词学擅名,时同请归乡拜扫,朝野荣之。与狄仁杰、岑羲、韦承庆、嗣立、元怀景、姚元崇...
...亦供給湯物而已,亦得謂之掌也。 后之喪,持翣。翣,棺飾也。持而從柩車。○翣,所甲反。 [疏]“后之喪持翣”○釋曰:案《禮器》云:“天子八翣。”又漢制度皆戴璧,后喪亦同,將葬向壙之時,使此女御持之,左右各四人,故鄭云“持而從柩車”也。 從世婦...
...。《三界篇》第二,卷二、三。《日月篇》第三,卷四。《六道篇》第四,卷五、六、七。《千佛篇》第五,卷八、九、十、十一、十二。《敬佛篇》第六,卷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敬法篇》第七,卷十七、十八。《敬僧篇》第八,卷十九。《致敬篇》第九,...
...「之」。)绕黄也。扬子云《太玄经》曰:「天穹窿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故知天裹地下,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周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日月出入,以成昏明也。北极星北方偏出于地三十五...
...《全唐文》卷五八三扬子新注(五则) (《扬子》,汉扬雄所著《法言》也。序云:诸子各以其知舛驰,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圣人之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蒋之翘按:《法言》,东晋李轨已为之注,甚略。子厚删定,虽增...
...《金匮要略今释》金匮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4年。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1949年后有排印本。《金匮要略简释》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
...出自然,虚无空中,结气成字。又云:本源无异矣。至于三皇,各受一部,分为三元,三才之道也。第十三卷云:三元八会,自然成文。方丈悬空,字字各现。第十四云:得失由人,此文不灭;圣真宝之,镇太极宫中也。 《序目》云:《小有三皇文》本出《大有》,皆上古...
... 第八盏,笛起,《花犯》。觱篥起,《金盏倒垂莲》。 第九盏,诸部合,《喜新春慢》曲犯。 宫乐官五十八人,各帽子、紫衫、腰带。 都管一人,幞头、公服、腰带、系鞋、执杖子。 乐官犒设: 内藏库支赐银 皇后殿外库支赐钱酒 本府支犒钱酒皇后散付本府...
...盖以嚘与柔为韵,可知扬子所见老庄皆作嚘也。 【一一】【注】任手之自握,非独得也。 【疏】?,拘寄,〔而不〕劳倦者,为其淳和与玄道至德同也。 【释文】《终日握》李云:卷手曰握。《不?》五礼反,向音艺。崔云:寄也。广雅云:捉也。◎俞樾曰:说文无...
...原刻本。洪亮吉《西夏国志》十六卷,未见刻本。) ──右载记类◎传记第八《孔子编年》五卷。(宋胡仔。绩溪胡氏家刻本。) 《孔子世家补订》一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种》本。) 《孔子集语》十七卷。(孙星衍、严可均辑。平津馆本。远胜宋薛据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