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于县必加一“小”字,沛郡不治沛,治相,故书沛县为“小沛”;广阳国不治广阳,治蓟,故书广阳县为“小广阳”;丹阳郡不治丹阳,治宛陵,故书丹阳县为“小丹阳”。後人作史多混书之,而无别矣。 ○郡国改名《後汉书·光武纪》“建武六年春正月丙辰,改春...
...翼翼。以征不服。亲省边陲。用事所极。(○《汉书》武帝纪。《诗纪前集》九引起首二句。) 九变复贯。知言之选。(《诗纪》云。变一作辨。○《汉书》武帝纪。《诗纪前集》九。) 【《说苑》引逸诗】 绵绵之葛。在於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紵。良工不得。枯死...
...司马迁撰……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 将《史记》与《汉书》并列,在官修史书中出现,正式确立了《史记》的名称,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相隔了将近一千年之后,司马迁才为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争”来了一个正式的名称,我们倘若忽略了这...
...三家,曰道,曰儒,曰墨。 道家书据《汉书》《艺文志》所录有《伊尹》,《太公》,《辛甲》〔3〕等,今皆不传;《鬻子》《筦子》〔4〕亦后人作,故存于今者莫先于《老子》。老子〔5〕名耳,字聃,姓李氏,楚人,盖生于周灵王初(约西历纪元前五七○),尝...
...苏云:“下‘誉’当作‘与’,读平声。”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墨子闲诂》原文 王引之云:“意与抑同,亡与无同,皆词也。非命篇曰‘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苏说同。虽使下愚之人...
...认为《春秋繁露》最全面地表述了公元前一四三年被定为正统的学说。 《汉书·艺文志》,第1727页,在儒家类,董仲舒名下,着录有《董仲舒》123篇,而没有提到《春秋繁露》这一书名。在「春秋」类中,着录了《公羊董仲舒治狱》16篇(《汉书·艺文志》,...
...受事。应劭云“谒,请也,白也”。《孙子用闲》篇云“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执盾、汉书惠帝纪注“应劭云:执楯,亲近陛卫也。”高祖功臣侯表有执盾阎泽赤、缯贺、孔藂、某襄、张说。中涓史纪高祖功臣侯表、集解引汉仪注云“天子有中涓,如黄门...
...因以嫫母为方相氏向其方也,以护丧,亦曰防丧氏。今人将行,设酒食先祭道,谓之祖饯。祖,送也。颜师古注《汉书》云黄帝子为道神,乖妄也。崔实《四民月令》复曰黄帝之子,亦妄也。皆不得审详祖嫘祖之义也。 黄帝以天下大定,符瑞并臻,乃登封太山,禅于亭亭...
...王诏(建武元年九月辛未) 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沉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后汉·光武纪》) ◇ 以卓藏为太傅封褒德侯诏 (元年九月甲申。案:《东观记》《续汉书》并作「宣德侯」。) 前密令卓茂,...
...经曰短长。 比及乱时思治乱,不如平日慎行王。并亲自加注,概述此书主旨的原委。可见其重视程度。 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许多推进历史的战略性决策将出自我们之手。在这样一个历史大变革的时代,反观《反经》振聋发聩的高论和令人警惕的教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