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以多连博贯,是在其人之深思慎述。而缘引傅会,以自成其曲说者,亦未尝不因其书之少也。 2、自序:余因推思董书湮抑之繇,盖武帝崇奉《春秋》本田平津,董生实与之殊趣。生于帝又有以言荧异下吏之嫌,虽其后帝思前言,使其弟子吕步舒以《春秋》义治淮南...
...桓公問管子曰:「治而不亂,明而不蔽,若何?」管子對曰:「明分任職,則治而不亂,明而不蔽矣。」公曰:「請問富國奈何?」 管子對曰:「力地而動於時,則國必富矣。」公又問曰:「吾欲行廣仁大義,以利天下,奚為而可?」管子對曰:「誅暴禁非,存亡繼絕...
...石璧謀 桓公曰:「天子之養不足,號令賦於天下,則不信諸侯,為此有道乎?」管子對曰:「江淮之閒,有一茅而三脊,母至其本,名之曰菁茅,請使天子之吏環封而守之。夫天子則封於太山,禪於梁父。號令天下諸侯曰:「諸從天子封於太山禪於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
...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管子》原文 2、国蓄:夫民者亲信而死利,海内皆然,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故民爱可洽于上也。租籍者,所以强求也。租税者,所虑而请也。王霸之君,去其所以强求,废其所虑而请,故...
...進退,無求於民,謂之國軌。」 桓公問於管子曰:「不籍而贍國,為之有道乎?」管子對曰:「軌守其時,有官天財。何求於民?」桓公曰:「何謂官天財?」管子對曰:「泰春,民之功繇。泰夏,民令之所止,令之所發。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發。泰冬,民令之所...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乘馬?」管子對曰:「國無儲,在令。」 桓公曰:「何謂國無儲,在令?」管子對曰:「一農之量,壤百畝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內。」桓公曰:「何謂春事二十五日之內?」管子對曰:「日至六十日而陽凍釋,七十日而陰凍釋,陰凍釋而●稷,百...
...。名物处违是非之分,则赏罚行矣。上下设,民生体,而国都立矣。是故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君之所以为君者,赏罚以为君。 《管子》原文 2、君臣下:致赏则匮,致罚则虐,财匮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是故明君审居处之教,而民可使居治、战胜、守固者...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立,有間,有貳檻飛而過之,桓公歎曰: 「仲父,今彼鴻鵠,有時而南,有時而北,有時而往,有時而來,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於天下乎。 」管仲隰朋不對。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對?」管子對曰:「君有...
...change complexion] 颜色毋怍。——《管子·弟子职》。注:“谓变其容貌。” 将即席,容毋怍。——《礼记·曲礼》...
...桓公問管子曰:「有虞筴乘馬已行矣,吾欲立筴乘馬。為之柰何?」管子對曰:「戰國修其城池之功,故其國常失其地用,王國則以時行也。」桓公曰:「何謂以時行?」管子對曰:「出準之令,守地用,人筴,故開闔皆在上,無求於民。霸國守分,上分下游於分之閒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