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的学术价值_【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8.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 ...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65.html

灵枢简介_【黄帝内经】

...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灵枢又称针经九针,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 共九卷,八十一篇,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在针灸学上有绝对权威。明代马马莳编灵枢注...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9.html

素问在线阅读

...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古代医籍。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而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素问序: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79.html

内经、仲景所说脾胃_脾胃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着议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者列于下。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piweilun/811-4-12.html

针灸源流_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人。子午经一卷,论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根据托扁鹊者。千金方,唐·孙思邈所撰。至引导之要,无不周悉。十四经发挥三卷,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而施治功,...

http://qihuangzhishu.com/313/5.htm

李盛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履贯未详,初业儒,后又通医。素宗黄帝内经、张仲景,对其近世之医家陶节庵、薛立斋之学,亦多采摭,着成治伤寒全书研悦,另有脉理原始病机要旨胤嗣全方小儿形证研悦等多种。以上各书国内未见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206.htm

素问简介_【黄帝内经】

...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是也。 此书出于岐伯者多,玫本纪不及诸臣耳。”主要阐述解剖学、生理学及治疗方法等。素问原为九卷,八十一篇。灵枢八十一篇合称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其中刺法论第七十二本病论第七十三在新...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9.html

丹医秘授古脉法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脉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成书在今本黄帝内经之后的医学经典难经开篇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死生何谓也”;又由于在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所著脉经中才开始见到将两手的“寸口脉”[即位于手腕的桡侧动脉。]分成寸?关?尺三部,用以诊候...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3.htm

五运所化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精力写成类经类经图翼二书,对运气学说作了详备的说明,认为是医家应具的知识。郑氏简列“五运所化”、“司天在泉图”,亦可谓尚存此意。今人邹学熹易学十讲说:“甲子数在古代有盖天派和浑天派两家……中医学的一部古典黄帝内经就是盖天派...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16.htm

共找到574,7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