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庞安常《伤寒论》治痈疽及预解时行痘疹热,用漏芦叶,云无则以山栀子代之。亦取其寒能解热,盖不知其能入阳明之故也。【附方】旧二,新六。腹中蛔虫︰漏芦为末,以饼和方寸匕,服之。(《外台秘要》)时泄痢,冷热不调︰以漏芦...
...目录 《医学启源》桂附丸 《朱氏集验方》桂附丸 《三因》桂附丸 《普济方》桂附丸 《圣济总录》桂附丸 《圣济总录》桂附丸 《圣济总录》桂附丸 《陈素庵妇科补解》桂附丸 《疡科选粹》桂附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桂附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
...(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九仙草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Jiǔ Xiān Cǎo 【别名】九龙草、珍珠草、酒仙草、小星宿草、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颗...
...积聚,恶疡(《本经》)。去五脏五水,大腹,利小便,益气,可作浴汤(《别录》)。煮汁,洗风痒及诸疮肿,极效(恭)。根︰浸酒服,治风热羸老(藏器)。【附方】旧一,新三。伤寒变,四肢烦疼,不食多睡︰羊桃十斤捣熟,浸热汤三斗,日正午时,入坐一炊久。...
...(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饶州,三月采根阴干。时珍曰︰今俗呼蓄为铁线草,盖同名耳。 【气味】微苦,平,无毒。 【主治】疗风消肿毒,有效(苏颂)。 【附方】新一。男女诸风,产后风尤妙。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为末。以乌骨鸡...
...目录 《中药大辞典》黑节草 《中华本草》黑节草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黑节草 【出处】《红河中草药》 【拼音名】Hēi Jié Cǎo 【别名】大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棱草 【来源】茜草科植物脉耳草的...
...郁金香(宋《开宝》)【校正】禹锡曰︰陈氏言郁是草英,不当附于木部。今移入此。【释名】郁金(《御览》)、红蓝花(《纲目》)、紫述香(《纲目》)、草麝香、茶矩摩(佛书)。颂曰︰许慎《说文解字》云︰郁,芳草也。十叶为贯,百二十贯筑以煮之。郁鬯乃...
...如常揩齿,良久吐之,咽下亦可。刘松石云︰此法出《灵苑方》,不独治牙痛,极能坚骨固牙,益精髓,去骨中毒瓦斯疼痛。牙动将落者,数擦立住,再不复动,经用有神。风虫牙痛︰骨碎补、乳香等分,为末糊丸,塞孔中。名金针丸。(《圣济总录》)耳鸣耳闭︰骨碎补...
...砂,伏雌、雄、砂、汞、白矾。其说与本草无毒及生眉发之说相反,不可不知。 【主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唐本》)。生眉发膏为要药(马志)。行女子经络(苏颂)。大肠下血,烧灰,水服一钱。又涂诸疮不敛(时珍)。 【附方】旧一,新九。 小便...
...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治肾炎水肿,腹水肿胀:合子草五钱至一两,煎服;也可用四两至半斤,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