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集 卷九_百家注昌黎文集

...臣之过。德宗诘之,知参洩其语,怒,未有所发,会巽奏汴州节度刘士宁遗参金帛若干。士宁得汴州,参处其议,士宁常德之,故致厚贶。德宗以参得罪,而以武将交结,(以武,当作与武。)发怒,竟致参于死。而议者多言参死由贽焉。(司马温公云:“贽传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427.html

任应秋_【中医宝典】

...(1914-1984),任应秋,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中医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专业人才。在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中医理论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率先创立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在内经的研究上取得成就,为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07.html

附录梁书序_梁书

...梁书,六本纪,五十列传,合五十六篇。唐贞观三年,诏右散骑常侍姚思廉撰。思廉者,梁史官察之子。推其父意,又颇采诸儒谢吴等所记,以成此书。臣等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为目录一篇而叙之曰:自先王之道不明,百家并起,佛最晚出,为中国之患,而在梁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534.html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时珍曰︰自陶弘景、唐、宋以下所引用者,凡一百五十一家。时珍所引用者,除旧本外,凡四百四十家。 易经注疏(王弼) 诗经注疏(孔颖达、毛苌) 尔雅注疏(李巡、邢、郭璞) 尚书注疏(孔安国) 春秋左传注疏(杜预) 孔子家语...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02.html

炮姜与姜炭应区别药用_【中医宝典】

...干姜的炮制品,炮制上也有相似之处,然而在炮制程度、效果、价格及临床应用上却有根本区别,可以说二者名不同,物也异,效更殊,故在经营、使用中应严格区别药用。摘自时珍国医国药文/林金瑞,陈党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264.html

利膈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普济本事方利膈汤治虚烦上盛,脾肺有热,咽喉生疮。鸡苏叶 荆芥穗 桔梗(炒) 防风(去钗股) 牛蒡子(隔纸炒) 甘草(各一两,炙) 人参(半两,去芦)上细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一两。国医都君予方医方论利膈汤...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ligetang.html

鲜为人知--民国的一场中医废立之争_【中医宝典】

...中医界欢欣鼓舞,但因受政府操纵,国医馆名为学术机构,实为政府的御用工具。所以国医馆成立后作为不多,形同虚设,曾受到中医界的尖锐批评。 三、公布中医条例步履维艰 在1933年6月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中委石瑛等29人提议仿1930年制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05.html

原序_串雅内外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周礼分医为四∶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后乃有十三科,而未闻有“走方”之名也。物原记岐黄以来有针灸,厥后巫彭制药丸,伊芳尹创煎药,而未闻有“禁、截”诸法也。晋?王叔和纂脉经,叙阴阳、内外,辨部候、经络脏腑之病为最详。金?张子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yaneiwaibian/797-3-2.html

田季散_苏沈良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久患翻胃,及小儿惊吐,诸吐并医。好硫黄(半两细研) 水银(一分与硫黄再研无星)上同研如黑煤色,每服三钱,生姜四两取汁,酒一盏同姜汁煎,熟调药,空心服,衣被盖覆,当自足指间汗出,迤逦遍身,汗出即瘥。常有人病反胃,食辄吐出,午后即发,...

http://qihuangzhishu.com/798/235.htm

读书须是笃信方能深入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毁,则迁怒于叔和,识者见之,真不值一笑也。尝谓胸中存一丝菲薄之心,则心便不能入,虽读遍百家,终无所得。故读内经,即深信其为黄帝、岐伯书;读难经,即深信其为越人书;读伤寒金匮,即深信其为仲景原文;读甲乙经脉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11-3.html

共找到466,7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