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著作。三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本书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又有“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的批评。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颇有个人识见。本书还将27脉的次序重新排列。现有《六译馆医学丛书》本、《中国医学大成...
...脉学著作。三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本书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又有“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的批评。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颇有个人识见。本书还将27脉的次序重新排列。现有《六译馆医学丛书》本、《中国医学大成...
...言之,仰见心裁独出矣。然不先窥《内经》奥旨,则皆无本之学也。遂古圣人,尽己性,尽人性,参赞元化,仁寿斯民,其心法备载《灵》、《素》各八十一篇。自越人祖述心法,垂为《难经》,嗣后长沙论《伤寒》,分究六经。河间治温热,专主三焦。东垣倡益气补中。...
...容易接受的形式。于是我们想到用儿歌使成语琅琅上口,让孩子记住并理解,这就是创作《学成语唱儿歌》的初衷。”套书《学成语唱儿歌》已出版5系,每系5本。内容从易到难,由5位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成语儿歌,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张博担任阅读指导。这次活动...
...体势乃佳尔。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尹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我书多。小儿作草书,大段有意思。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钟、索也。可不勉之!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恒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为天下...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按摩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现在我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精华,提炼在下面,遥献这些崇拜家,算是“望梅止渴”云。那就是—— 二月二十二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四月一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四期,署名黄棘。 〔2〕张资平(1893—1959)...
...第一届全国临床药理学会议,它标志着我国临床药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发展的起点,此后,中国临床药理学逐步迅速地发展起来,1980年中国药理学主办的《中国药理学报》创刊,1985年《中国临床药理杂志》创刊。卫生部先后建立的临床药理基地已有40个,并在...
...高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等,科研条件显著改善。发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药的科学研究一、本草学文献的整理研究(一)古本草辑佚尚志钧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农本草经》、《昊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雷公炙论》、《药性论》、...
...《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人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蜡。遂直以为古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相率以为《局方》之学;间有读者,又以济其方技,漫不之省。医道隐晦,职此之由。可叹也!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