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学说与养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实践、养生康复是密切相合着的。祖国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成书的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可以说,内经是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渊薮。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6.htm

诊法原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描述其脉搏图特征。在脉象形成机理上,成都中医学院附院内科1975年,陈德奎1983年探讨弦脉的形成机理,认为主要涉及总外周阻力、心输出量和动脉顺应性三个因素。1983年兰州军区军医学校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发表对脾胃虚证患者虚脉脉象的研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8.htm

此事难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程度上反映了李杲的学术思想。现存初刻本,元明清多种刻本,医统正脉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965.htm

此事难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程度上反映了李杲的学术思想。现存初刻本,元明清多种刻本,医统正脉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52.htm

证治百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四卷。又名证治石镜录。清·刘默撰。原书名青瑶疑问,系据刘默和他的学生问答医理加以记录整理而成。1673年始由石楷等校刊,改为此名。书中对于中风、中寒等62种内科杂病的病因与治法用问答体裁作了探讨,内容比较丰富,于后学多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54.htm

证治百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四卷。又名证治石镜录。清·刘默撰。原书名青瑶疑问,系据刘默和他的学生问答医理加以记录整理而成。1673年始由石楷等校刊,改为此名。书中对于中风、中寒等62种内科杂病的病因与治法用问答体裁作了探讨,内容比较丰富,于后学多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76.htm

储光羲生平研究

...唐代田园诗人储光羲之研究首先对此旧说进行了辨析,他认为储光羲并不是山东的兖州,而是江苏的江都人,又从他的诗中得知,储光羲的生地不是山东的兖州,而是江苏的南兖州。马茂元储光羲里贯及生平事迹考辨也对兖州说进行了辩驳,但他认为光羲世居鲁郡...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7.html

明儒学案在线阅读

...,清政府诏徵博学鸿儒,未几,又开设明史馆,以此网罗知识分子,黄宗羲屡次被推荐,都以老病辞。公元一六九五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卒,年八十五。 黄宗羲学识渊博,对天文、律历、象数、史地都有研究。他的明儒学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学术思想史专着。虽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95.html

方剂学_【中医宝典】

...原则以中医学术思想为基础,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方剂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揭示方剂学科规律的研究方法。 方法是在传统中医临床观察和思辨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和吸取现代科学方法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中医学整体、系统、辨证的基本思想与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579.html

凌堃(kūn昆)(1795-186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厚堂,一字仲讷。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深通医理,并擅脉诊。着医宗宝笈一卷(约1861年),于医经医理阐述皆甚简明;颇有益于后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1/859.htm

共找到488,7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