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误存疑篇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一书,其世远而就阙误也,与伤寒论等。如 长“ ”字,与缓中补虚用大黄 虫丸主之之类,俱不可以为法。爰加斟酌其改移删补诸式,与夫存疑之二十八条,悉仿伤寒论叙次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11-0.html

序_退思集类方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退思集类方歌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二书,吾邑王旭高先生所着也。先生名泰林,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江阴柳宝诒尝选刊先生医案,称先生读书,上自轩岐,下迄清季诸家,无不精心灌注,于古书则研求古训,于后人书则必分别疑似。所着有西溪书屋夜话录...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sijileifanggezhu/760-4-0.html

林作建(1796-187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说之未备,主张熔两者为一炉,故悉心研究温病,并对湿温病、心悸、积聚、消渴、脚气等证治颇有经验。着有和斋医案伤寒论眉批补注六经辨证歌括妇人古方歌括诸病坏症歌壶山医统壶山意准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14.htm

巫烽(1874-1938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字伯荣,四川新繁县人。因病而潜心于医学,深研内经伤寒论。医术精明,治病辄效,一时声名远播。于西医医理亦有所研究,后着中西医略伤寒论广。其门人洪家栋继其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267.htm

绪言_重订广温热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所论着伤寒、杂病诸书,及咳论、疟论广瘟疫论,凡十数种;皆先世父雪村先生行楷细字,录存于家。近坊中有瘟疫明辨四卷,祖启购阅之,即先大父存存书屋广瘟疫论也。虽易其名,未曾改窜其文,不知何误刻为歙县郑某之书∶在先大父固不争此,子孙见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67/2.htm

辨证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按:前条论述眼部识症的重要性,后条论述眼病辨证的方法。辨证首先要识症,辨证是识症的高级阶段。症状和体征的搜集,来自详细的问诊和检查。中医眼科辨证的基础是整体观点,根据这一原理,产生了许多辨证方法,如五轮...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8-3.html

关注宋本伤寒论的俗字_【中医宝典】

...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识别困难。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医古籍的一项重要任务。 俗字的写法有一定规律可循。宋朝孙奕示儿编对俗字的书写规律有概括,可参。 赵开美本伤寒论“沉”作“沈”、“覆”作“復”既不是讹字,也不是俗字,附论于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0.html

南病别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著作。三卷。清·叶天士等撰,宋兆淇辑。初刊于1878年。宋氏鉴于江南地区温热湿热病居多,因取温病著作中影响较大的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湿热条辨及薛公望伤寒直解辨证三书加以辑。其中温证论治湿热条辨二书,主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86.htm

南病别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著作。三卷。清·叶天士等撰,宋兆淇辑。初刊于1878年。宋氏鉴于江南地区温热湿热病居多,因取温病著作中影响较大的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湿热条辨及薛公望伤寒直解辨证三书加以辑。其中温证论治湿热条辨二书,主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28.htm

南病别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著作。三卷。清·叶天士等撰,宋兆淇辑。初刊于1878年。宋氏鉴于江南地区温热湿热病居多,因取温病著作中影响较大的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湿热条辨及薛公望伤寒直解辨证三书加以辑。其中温证论治湿热条辨二书,主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93.htm

共找到486,4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