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活人书论_医学源流论

...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盖伤寒论不过随举六经所现之症以施治,有一症而六经皆现者,并有一症而治法迥别者,则读者茫无把握矣。此书以经络病因传变疑似,条分缕晰,而后附以诸方治法,使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84.html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清·沈明宗撰于1693年。沈氏深研仲景之学,历20余年着得此书。于伤寒论注家中,比较推崇方有执、喻嘉言,认为伤寒论中所谈六气外感,主要是“风伤卫、寒伤营”,“而括燥湿于寒伤营,春夏温热该于风伤卫”(见自序)。并批评...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7.htm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八卷。清·沈明宗撰于1693年。沈氏深研仲景之学,历20余年着得此书。于伤寒论注家中,比较推崇方有执、喻嘉言,认为伤寒论中所谈六气外感,主要是“风伤卫、寒伤营”,“而括燥湿于寒伤营,春夏温热该于风伤卫”(见自序)。并批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7.htm

服用法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关于服药冷热问题,一般应该在药液温而不凉的时候饮服。但对于寒性病症则需要热服,对于热性病症则需要冷服;真热假寒的病症,用寒性药物而宜于温服,真寒假热的病症用温热药而宜于冷服。所有这些,都必须根据病情灵活处理。【文献摘录】本经:「病在胸隔...

http://qihuangzhishu.com/69/12.htm

神农本草经的学术贡献(下)--神农本草经研究述评之五_【中医宝典】

...□ 张登本 孙理军 汪丹 陕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神农本草经·序录认为: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这就是药物配伍理论中“七情和合”的源头。“七情和合”是指药物配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094.html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后汉张机所着,发明『内经』奥旨者也。并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盖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但世远残阙,多编次传写之误。今博集诸家注释,采其精粹,正其错□,删其驳杂,补其阙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4-0.html

中药材的特殊煎煮方法_【中医宝典】

...中药材的特殊煎煮方法 有些中药材因性质、成分特殊,煎煮时需要特殊处理,方可产生最佳效果。通常有以下几种: (1)先煎 先煎药一般加水400至500毫升,用武火煮沸15-20分钟后,再加入其他一般药物中,将水加至适量时,继续煎煮。先煎的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1486.html

四逆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由下而上,由远而近。所以,逆冷就是指这个冷是从四肢的远端开始,从肢末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甚至延肘过膝。而为什么会产生逆冷呢?当然是火没有了,阳气虚衰了。伤寒论将疾病分阴阳两类,阳类即太阳、阳明、少阳,阴类即太阴、少阴、厥阴。病至于阴,阳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06.htm

象数层面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去分,看看它适应阴证还是阳证。更具体一些,适应阴虚证还是阳虚证。我们一分析方剂的组成,伤寒论中的养阴药几乎都集中在这一方中因此,它适应于阴虚证应该没有疑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伤寒论中集养阴之大成的方子,它还是要加进桂枝、生姜、清酒...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66.htm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六书中的伤寒一提金,则属于普及启蒙的通俗之作。1、错简重订说的提出: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是明代研究伤寒论最有影响的著作。他认为张仲景与王叔和仅两朝相隔,王叔和所撰纵不全是,也不会全非,按王叔和所列篇目看,王氏尤重太阳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6.html

共找到499,4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