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论本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广泛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能结合临床实际并学习心得进行推敲,颇多个人发挥。尤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之论。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7.htm

经方派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一些汉代以前的临床医学着作。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着作中的方剂为经方,其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医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32.htm

伤寒论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者,知此书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6.htm

卷下·四大家论_医学源流论

...平易浅近,未睹本原;至于东垣,执专理脾胃之说,纯用升提香燥,意见偏而方法乱,贻误后人,仲景正相反。后世颇宗其说,皆由世人之于医理全未梦见,所以为所惑也。更可骇者,以仲景有伤寒论一书,则以为专明伤寒,金匮要略则以为不可依以治病,其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92.html

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伤害,损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②损坏。灵枢·五变:“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③触犯,遭受。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④悲哀。伤寒论·序...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17.htm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的流传_【中医宝典】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明末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苏常熟赵开美(1563年-1624年)据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小字本伤寒论文献史具有重要意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31.html

舌诊的起源发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轻重和预后的情况。说明从那个时代起,已经注意到舌的变化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张忡景对舌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亦有关于舌诊的论述。例如:伤寒论130条:“脏结无阳证……舌上苔滑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2.html

金匮要略方论原序_金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xuanjie/1294-3-0.html

华佗传看汉代权量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于是在权量的表述时也透着一种“经验”的特点。以“方之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记载为例,如金匮要略·厚朴麻黄汤方中“石膏”一味旁注有“如鸡子大”。金匮要略·半夏麻黄汤方下有“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字样。伤寒论·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288.html

伤寒论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堂随笔指出为统论外感之书,觉伤寒论之全体俱现,此尧封之见相同者。(八)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伤寒例)...

http://qihuangzhishu.com/723/16.htm

共找到574,6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