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一两(炙) 滑石二两右二味,为散,饮服方寸匙,日三服,当微利,热除则止后服。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
...〔刘氏(完素)伤寒直格〕三卷 存翟氏序曰。习医要用直格。乃河间高尚先生刘守真所述也。守真深明素问造化阴阳之理。比尝语予曰。伤寒谓之大病者。死生在六七日之间。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古今亦通谓之伤寒。热病前三日。太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壮...
...瓜蒂一分(熬) 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匙,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津,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顾问、编辑等十余兼职。撰有《(时病论)歌括新编》、《莲溪医话》、《莲溪浪吟》等著作,获科技成果奖、老有所为精英奖多次。...
...脾胃衰败而发咳逆,额上汗出,连声不绝者,又为恶候也。(《选要》)有胃气寒而呃。元礼戴氏以杂病发呃者皆属寒,惟有伤寒发呃属热。盖由阳明内实,过经失下,清浊不得升降,以致气不宣通而作。或又有饮食填塞胸中,而气不得升降者。或有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气...
...《伤寒杂病论》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桂枝一两 人参三两 芍药二两右七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伤暑,脉弱,口渴,大汗出,头晕者,人参石膏汤主之。 目录 《伤寒杂病论》...
...会心录》 《杂证谟》 《杂证汇参》 《杂疫证治》 杂医科 杂痢 杂积 《杂病源流犀烛》 杂病穴法歌 《杂病心法要诀》 杂病十一证歌 《杂病广要》 杂病 咂舌痈 匝舌痛 匝舌喉风 匝风 足跗 朱楚芬 其他 (其他)第一篇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柴胡四两 龙骨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去皮) 茯苓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 铅丹一两半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
...《伤寒杂病论》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
...额汗自出者亦死。阴厥之病,过三日勿治。(《中藏》)(按∶此所云别是一义,故自为条。)寒热虚实 经论如此(按∶此上载《厥论》文),虽粗分六经,殊不出寒热二证所因,欲求备治,当历明之。寒厥则因多欲而夺其精,故致阳衰阴盛。热厥则因醉饱入房,精虚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